余怀恩:一个戏迷的收藏之路
易俗社百年庆典虽已结束,但戏迷表达对戏曲的热爱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本报资深戏迷余怀恩,这次他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所有秦腔照片自发组织了一次“秦腔老照片珍藏展”。也是迄今为止,我省首次由戏迷举办的老照片展览。展出的照片,包括了一些已经失传的剧照,异常珍贵。
余怀恩介绍说,他自幼热爱秦腔,收藏秦腔文化是他最大的兴趣。为了得到一些珍贵的剧照,他亲自上门拜访名家,收藏剧照,他的举动得到了名家们的大力支持。他仅收藏的脸谱就达300多幅,加上剧照、演员以及各种和秦腔相关的会议宣传册,已超过千余件,这些年他个人投入了近10万元。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他精心挑选的藏品,也是他第一次自发举办的展览。他表示让秦腔文化得以传承,是他最大的心愿。省上相关领导看过展出后,对他传承秦腔文化表示大力赞扬,演员家属也纷纷表达了感激之情。
回顾这几十年的收藏之路时,余怀恩激动地说:“秦腔,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陕西人民劳动之余抒发感情、愉悦身心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秦人内心深处无法割舍的故土情怀和重要的文化符号,我收藏这么多的秦腔剧照,就是希望能将这些经典的剧目、文化以及凝结在其上的感情永久的留下来,让它作为我们秦人的骄傲一代代传承下去”。此外,他先后在《大秦腔》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如《秦腔名家行当之变》、《秦腔名演三十家》等等,还为本报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戏曲资料,这么多年来默默无闻,无怨无悔。
文/王小依 薛丹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