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大学生奢侈生活令人咂舌 专家疾呼:攀比心理适可而止(2)

2012-09-14 14:34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专家看法盲目攀比催生超前消费

大学生“苹果三件套”虽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极具典型性。目前,盲目追求时尚而不顾家庭实际经济能力的过度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并有逐渐增长的趋势。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

蔡劲林说,大学生盲目追求“高消费”是出于攀比心理。如今大学生中有这种心理的人不少,从而导致不合理的畸形消费。他分析说:“畸形消费主要有两种,一是超额消费(超限消费),即盲目追求时尚、潮流,购买一些超出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物品;二是超前消费,主要是考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后,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自己今后一定能找个好工作,会有不错的收入,因此在大学期间‘提前消费’。”

●支招四招帮孩子树立理性消费观

怎样培养孩子理性的消费观呢?蔡劲林表示,首先要让孩子学会“量力而行”:大学生首先要明白,自己虽上了大学,但仍是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学生,没有能力支付高昂的消费。家庭经济状况如何,要学会衡量,“父母应明确告诉孩子,家里一个月可提供多少生活费,一定要明确一个具体的数字,好让孩子自己心里有数”。

妙招一:要学会“适可而止”。对于已经办理了信用卡的大学生,蔡劲林提醒,在没有固定工作前消费一定不能过量,还贷的期限要控制好,不能拉得太长。

妙招二:要让学生学会“自食其力”。蔡劲林建议,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做些力所能及的兼职,半工半读既可以提升自己的经济水平,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加快自身社会化的进程,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又可以体验挣钱的艰辛,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合理消费。

妙招三:学校应开设理财课程。据蔡劲林介绍,国外大学都会专门开设教学生怎样理财、投资的课程。要想正确消费,培养观念很重要,大学里应邀请经济学教授、商界人士等,开设些理财讲座,通过讲课向学生传授理财、消费的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的消费观。

妙招四: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蔡劲林呼吁,除了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社会也应为培养大学生理性消费观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文/记者刘锋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余怀恩:一个戏迷的收藏之路

2012-09-10 22:02阅读

初秋记者体验西汉高速客运

2012-08-31 23:19阅读

择校乱收费 家长敢怒不敢言

2012-08-22 15:57阅读

省残工委对未央区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2012-07-31 21:17阅读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金学锋到灞桥区调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012-07-13 14:07阅读

简单几招让中暑和您保持距离

2012-07-01 10:48阅读

李海胜主任、张小齐书记看望并慰问全省公安系统警务实战技能手枪

2012-06-11 12:59阅读

映象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