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装修泥工难请 高薪为何留不住新生代泥工的心?(2)

2012-12-27 15:02  宝鸡日报  字号:T|T

心结不为求生存 只为追梦想

在采访中,不少装修业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宝鸡装修行业从业人员大多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但现在进城的年轻人很明显是因为“怕脏怕累怕吃苦”才对泥工避而远之。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我不怕吃苦,也知道干泥工赚钱多,但我想从事‘含金量’更高的工作。”25岁的王宪来宝鸡工作已经3年多了,目前从事广告推销工作。他告诉记者,自己刚刚进城时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跟着自己的舅舅当泥工学徒,要么自己去应聘业务员。经过

慎重选择,王宪选择了从一名普通业务员做起,以实现自己“当城里人”的梦想。王宪认为,从事泥工等工作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赚钱不少,但作为一名泥工,他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而现在自己从事广告推销工作,尽管每月赚钱比不上泥工,但“接触的是现代化办公,朋友圈子也基本都是城里人”,他相信,这样的生活“后劲更足”。“在工地上干活,我很可能连媳妇也讨不到。”从眉县金渠镇来到宝鸡的小谢即将于明年春节前后完婚。他告诉记者,他22岁进城务工,一直在建筑工地上班,尽管每月有3000元收入,但每年过年回到老家“遇面”(即相亲)时,不少女孩子都

嫌他“没前途”。所以,去年年底前他进入宝鸡某机关单位从事司机工作,尽管只是编外人员,尽管每月工资只有1200元,但去年“遇面”时,却为他增添了不少筹码,找到了合适的女朋友。女方的理由很简单,“这活虽然挣钱不多,但机会更多,是在城里立足的好起点。”

采访中,记者发现,老一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目的是为了求生存,每月收入够高就意味着能在农村盖房子、娶媳妇、养孩子,而新生代农民工的梦想则明显不止于此,他们更希望自己从事的工作能“有前途、有知识、有归属感”,相较于泥工等高收入工种,他们更希望自己像城里人那样在职业阶梯上不断上升。

隐忧泥工出现断档 将来装修靠谁?

如果说第一代农民工是生存型,那新生代农民工则正在向发展型转变。这一转变却带来新的问题,即包括泥工在内的一些工种正在面临“断代”的危险。

眉县横渠镇李魏村的冯恒宇从事泥工已经超过15个年头。他认为泥工是很有前途的工种,原因很简单,在装修工作中,主家可以购买成套家具,这样木工就没活儿干了,如果新房设计过硬,那电工的活儿也会越来越少,但泥工什么时候也不会过时,因为这是纯手工的活儿,谁也不能代替,工资自然低不了。尽管收入颇丰,不过,冯师傅也坦言,自己基本没带什么徒弟,毕竟愿意学这行的年轻人太少了。

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建筑工地,发现对于泥工这一行业而言,35岁是一个“分水岭”,匠人的年龄大多在35岁至60岁之间,而35岁以下的泥工基本没有。“老人们都说‘艺不压身’,但问题是,年轻人对泥工的态度是‘艺不沾身’。”冯恒宇告诉记者,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再过上10年或者20年,还有多少人能够拿起瓦刀,成为合格的泥工。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奇货可居”的泥工享受高薪值得鼓励和肯定,然而,高薪之所以留不住新生代农民工的心,问题就在于目前城市并没有给予这一特殊工种应有的尊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泥工等蓝领工人被视为城市建设的推动者,不但可以领一份令普通白领都羡慕的高工资,更成为被社会尊重的群体。然而在我市,泥工虽然收入较高,却被认为“没前途”,这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作为新一代劳动者,也应该立足实际,树立正确、理性的择业观,积极融入社会的建设大潮。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父与子》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2012-12-23 18:08阅读

西安市19人候选12月“中国好人榜” 可登中国文明网投票

2012-12-10 17:36阅读

宝鸡巨姓:我的先祖是黄帝的老师

2012-12-02 21:35阅读

322种野生鸟“爱”上宝鸡

2012-11-16 10:39阅读

我家有子初长成——西安早教市场调查

2012-10-26 23:38阅读

西安东郊沁水新城三人群殴一名农民工 农民工的权益谁来保障?

2012-10-09 18:11阅读

西安市西航一中纪念九一八事变81周年签名活动

2012-09-20 15:1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