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位老年人自发组成合唱团 吹拉弹唱传递正能量乐活
公园如今已经成为西安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每天一大早,兴庆宫公园就聚集了许多来晨练的老年人。西安市兴庆宫公园艺术合唱团每天早上都是兴庆宫公园的一大景观,上周末,正好是这个合唱团成立五周年的纪念日。上百名团员们精心准备了一个月的节目,引发了上千人的驻足观看。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样一个由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合唱团,随着歌声却散发出那么多感染人的正能量。
最无私的奉献
在响亮的歌声中,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党团长。这个把整个乐队凝聚起来的女人,看起来身材瘦弱却又神采飞扬,甚至看不出她其实已经61岁了。党团长担任这个合唱团的领头人才4个月,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对这个弱小的女人不服气,他们更多的是对她的尊敬和佩服。
尽管这个合唱团已经满五岁了,但是党团长介绍:“我接手之前,老团长生病了,病得很严重,很久都没有心思打理,后来到我手里,这个合唱团可以说是‘零乐队,零经济,零团员’。为了把合唱团搞起来,我请认识的乐队来表演,吸引群众。有了团员加入之后,我每周一把他们聚集到我的家里去,给他们做饭,买瓜子,大家在一起聊天、排练,慢慢就有感情了,产生了一种凝聚力。”党团长还说:“不管什么人到我们合唱团,我都热烈欢迎,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也有残疾人和智障者,对这些人群,我们都会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团员们告诉记者,党团长为了这个合唱团,已经自掏腰包拿出了三四万块钱用于团队平时的支出,给大家买水、买团服等等。
党团长的亲和力让团员们纷纷对这个团体产生了一种家一样的感情,乐队的孔副队长说:“我们这些人很多都是刚退休,从单位那个大集体退出,又融入到这个集体中。但是不同的是,这个集体的成员之间更单纯,没有利益纷争,每个人私下都跟朋友一样,谁家有个什么事,其他人一定会去帮忙。当然也会有矛盾,两个人有矛盾的话其他人会帮忙协调。我们这些人都很感谢党团长,给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来这唱唱歌,总比退休以后在家打麻将、发牢骚强吧。”
最充满热情的演奏
“乐队是骨架,歌友是血肉,指挥是灵魂。”合唱团的王总指挥这样说。他来这个合唱团一年半了,凭借以前在文艺单位工作的优势顺利当上了总指挥,很多歌友在合唱时,以前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现在靠着日积月累的练习,已经能看懂他指挥的手势了。“做指挥需要具备综合素质,要对歌曲很熟练,牢记于心,还要听准乐器,可以不会,但是一定要懂。”站在指挥台上,掌握着整个乐队的灵魂,决定了歌曲的成败。
乐队的乐手孔副队长是吹萨克斯的,他介绍,整个乐队现在有二三十个人,哪怕刮风下雨也有人会坚持来演奏。来这里都是自愿的,没有工资,全靠大家的热情。这些乐手有的住得很远,有龙首村的,三桥的,凤城九路的,每天按时带着乐器赶来。
乐队的大部分成员之前都没有学过萨克斯,都是从头开始学的,孔副队长说:“我学萨克斯都没有人给我教,我就从电脑上自己学,听一遍不会听十遍,听十遍不会听一百遍,晚上睡着了都还在琢磨。每天在公园里练习,最后终于让我学成了。”对于自己的辛苦,他更多的是得意,“我现在已经开始代课了,带育红班和初级班,谁来学我都教,还不收钱。现在乐队里很多人都是我的学生。”
最棘手的问题
虽然合唱团里热情洋溢,但是也有很多事情给他们造成困难,说起现在遇到的麻烦,党团长说:“原来市长来公园视察,看到我们的合唱团,特意让公园给我们拉上电,现在大热的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把电断了,我们这边好几个合唱团都在给他们交着电费,导致我们现在很多事情都不方便,造成了麻烦。比如乐队老师想喝个水都很难,我从家里提的水,开始从家里带过来,带了好几次,我爱人说,别带了,万一把你烫了,半个月都不能出门了。现在就在卖水的那里买,一电壶水要五块钱,太贵了。”党团长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