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历届市委书记简介 历任及现任西安市委书记简历资料照片(2)
第四任:张策
张策(1911年2月28日-1999年1月8日),曾用名王尚毅、理煊,陕西省高陵县崇皇乡船张村人,曾是中国国民党党员。1926年,张策由原三原县县立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安中山学院学习;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联俄容共”的政策影响下,张策加入中国国民党,并被分配到国民党高陵县党部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张策的革命活动被迫转为地下,以小学教师的身份做掩护。1932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中共陕西省委遭国民党破坏,张策离开家乡,赴陕北参加红军;在刘志丹、习仲勋的领导下工作。1935年,在陕北红军的肃反运动中遭到迫害、关押;直至中央红军抵达后,才获自由。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底,张策出任蒲城中心县委书记,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1938年调晋冀鲁豫边区,参与华北地区的敌后工作。抗战结束后,调东北地区工作,曾负责创建内蒙古自治政府;历任东蒙工委书记,兴安省副主席、军分区政委,吉林省委常委、吉南地委书记等职。1948年8月,出任中共松江省委书记兼哈尔滨市委书记,负责松江省的工作,直到1952年。
1952年9月,张策调中央,出任交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54年,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再次协助习仲勋工作;曾兼任国家编制委员会副主任。后因高岗事件的影响,遭贬职。1958年回到家乡,出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西安市委第一书记;1963年,又因反党小说《刘志丹》案,被撤销所有职务;1965年恢复工作后,调全国政协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再次受到迫害,于1968年入狱。1972年,在周恩来的直接过问下获得有限自由;1978年,正式恢复工作,任中共中央广播事业局党组书记。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张策当选新设立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此后,分别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当选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9年1月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
第五任:彭天琦
彭天琦(1909~1978)四川荣县人。1917年起在本县上小学、中学。1928年考入成都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预科。1932年川大毕业后,又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
“九一八事变”后,开始投身抗日运动;参与了1935年爆发的“一二九运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彭曾参加南下学生宣传队,沿途宣传民众,加入全民抗战洪流。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第四、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政训处政训员,八路军津浦支队工作团团长,冀鲁边区游击支队政委,中共鲁西北地委副书记,八路军鲁西支队政委,中共鲁西区第四地委书记,中共鲁西区第三地委、卫东地委副书记。1948年调湖北,任中共襄西地委书记、军分区政治委员;1949年5月,中共政权进驻宜昌,彭天琦出任宜昌市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恩施地委书记,湖北省总工会主席,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办公厅主任,省委第二副书记,中共武汉市委第二书记,中共华中工学院委员会书记、副院长。1963年,调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第一书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批斗;1968年恢复工作,同年5月作为干部代表被结合进西安市革命委员会,任副主任。 1971年任中共西安市委第二书记。
1973年在长安县蹲点期间患病住院,1978年12月12日病逝于上海。
第六任:肖纯
肖纯,原名萧纯,1924年2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深县西杜庄。1938年8月,在河北省深县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深县一区青救会主任、深县榆科区青救会主任。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2月起,历任河北省深北县青救会组织部长,饶阳县青救会宣传部长,任河县青救会主任、七区区委书记、八区区委书记兼游击队政委,青县县委宣传部长。1946年1月起,历任辽宁省海龙县山城镇中心区委书记,海龙县委宣传部长,清海柳联合县区工委书记兼武工队政委,清原县委组织部长、副书记、书记,复县县委书记。1954年1月起,历任辽东省工会主席,丹东市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锦州市委第一书记兼军区政委。1964年4月起,历任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兼西安市委第一书记、陕西省革委会副主任,陕西省革委会副主任兼2107工程陕西省建设指挥总指挥,陕西省委副书记兼省革委会副主任、陕西省委书记兼省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4月起,历任吉林省革委会副主任,吉林省副省长,吉林省委副书记兼长春市委第一书记,长春市委书记。1985年5月,任吉林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1995年12月离职休养,于2008年2月1日8时25分在长春病逝,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