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安市农村工作总要求:稳粮增收 提质增效 创新驱动
昨日了解到,2015年,全市农村工作将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坚持“四化”同步。全年目标农业增加值增长4.8%,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166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左右。
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为实现以上目标,全市农业将始终把粮食生产,保障城市供给放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首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划定并保护好永久性基本农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4万亩,新修改造提高基本农田2.5万亩。加大对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扶持力度,重点打造5个市级核心示范园区,全年新增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5个,区县级园区40个。
今年,全市将新增市级“十佳”示范社10个、优秀示范社20个、示范家庭农场10家,培育特色鲜明、运作规范的家庭农场100家。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或回乡创业。
惠农政策为农民增收
全市还将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力度,强化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和信息应用平台,落实农村土地流转奖励政策,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土地流转率力争提高2个百分点。并培育10条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精品休闲农业旅游线路。鼓励发展涉农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连锁直营等新型服务业,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此外,我市还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0人,全面提升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操作技能。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
119个行政村、11.6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将在今年得到解决,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将达到100%。新改建县乡公路35.8公里,完善通村公路1000公里,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质量。今年,在阎良区和户县还将进行全省农村客运公交化试点,新建扩建农村客运站5个、招呼站133个,更新客运车辆200辆。
今年,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将积极建设3个副中心、5个城市组团,加快推进汤峪、玉山等7个省级重点镇和4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启动20个左右的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进城落户政策体系,年内完成14万农民进城落户,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市民化。
以实现优质高效快捷的公共服务在农村全覆盖为目标,将建设120个左右的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实施181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年内新建幼儿园55所,改建公办幼儿园274所,实施惠及38万人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造计划。建成100个标准化示范村卫生室。同时,全面推进并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180个农村幸福院也将在今年建成,力争全市养老床位达到老龄人口的千分之三十以上。惠民文艺演出将进行1000场,农村电影放映35000场以上。新建或更新200个全民健身路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快推进阎良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优质化。创建15个市级以上生态镇村和10个“西安最美乡村”。此外,我市还将加快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平台建设,年内村、社区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40%以上,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法律顾问率达到100%。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