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长安区:打造“五位一体”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2)

2015-11-14 23:48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一是建设农村文明一条街。2012年6月,全区22个街道各选2个村,对村内主干道进行改造提升,做到硬化、绿化和亮化。每个村都在醒目位置设置村务公开栏、道德评议栏、村规民约栏、政策宣传栏,并安排专人定期更换内容。区上聘请专业人才,设计出群众喜闻乐见、符合时代特色的文化墙素材,并手绘上墙,宣传党的政策、弘扬乡风文明。2013年至今,已在全区建成86条农村文明一条街。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将30个创建积极性高、文明一条街集中连片、建设质量好的村子,统一进行提标建设,区街村三级先后投入资金129万元,对文化墙内容上进行更新、对街道硬件进行维护,先后加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梦”、 “陕西精神”等内容,使“农村文明一条街”更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教化功能。

二是打造一个示范农家书屋。为解决农家书屋“建设不达标、应用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我们对各示范村农家书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配齐阅读桌椅、饮水机、盆栽、阅览架等设施。通过统一购书、组织社会各界捐书等措施,使每个书屋书柜由6柜增至12柜,藏书量从1500册扩充为4000册。灵活实行“学生管书”、“村干部管书”、“退休人员管书”、“大学生村官管书”等管理模式,将假期在家的学生、村里老人吸引到书屋来。通过开展“书香家庭”评选、实用技能培训、青少年学习心得交流等活动,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群众提升素质的“充电器”、增加本领的“加油站”、交流经验的“会议室”,空巢老人的“活动室”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

三是改造提升一个农村文体活动广场。我们在各示范村原有文化活动广场的基础上,通过争取政府财政拨款、社会筹资等方式先后筹集资金87万元,帮助各村对文体活动广场进行改造提升,达到 “八个有”的标准,即每个文体活动广场有运动场地、健身器材、休憩设施、精神文明宣传栏、垃圾桶、照明设施、花草树木和长效管理机制。改造提升后的农村文体活动广场,硬件达标、管理规范、设备完善,农民群众拥有了和城里人一样的休闲活动场地,更多的人愿意到广场来,参与各类广场文化活动。

四是培养一批乡村文化能人。建立了全区文化人才信息库,对全区热爱文化活动事业、有一定文化艺术专长、乐于为群众服务的乡土文化能人进行调研摸底和登记造册。加大对乡土文化人才的培训,全区先后举办太极拳、秧歌、广场舞、锣鼓戏曲、书画艺术等各类乡村文化能人培训班72期,组织乡土文化能人参观学习、座谈交流28场次,使文化能人的视野更开阔、水平再提高。截止目前,全区598个村共有乡村文化能人1326名,其中30个示范村的文化能人就达到了187名,全区涌现出了广场舞达人张淑娇、鼓乐演奏人何强民、楹联书画传承人曹永豪、古法造纸艺人张逢学、泥塑制作人苗春生等一批远近闻名的乡村文化“大腕”。

五是开展一些特色文化活动。我们按照 “一村一特色”的工作思路,帮助各村制定符合村情实际的文化活动方案。协调相关部门投入46万元为喜好社火、秧歌、广场舞、太极拳的示范村配备道具、演出服装、锣鼓音响等活动设备,聘请专业老师深入村组现场指导、编排节目。多次举办广场舞大赛、秦腔大赛、农民运动会、农民书画展等活动,为农民展示才艺、学习交流提供平台。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全区新增群众自乐班172个,其中示范村新增戏曲、书画、舞蹈等群众自乐班79个,群众自发开展书画交流和广场舞、球类比赛等有规模文化活动200余场次,其中文化示范村开展活动达54场次。这些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展现了新时期长安农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医学院未央校区完成“煤改气”工程

2015-11-14 15:00阅读

西安旅游职专开展2015年度消防演练活动

2015-11-13 18:15阅读

陕西从今年初一年级起中考将增加省考科目

2015-11-16 14:20阅读

西安市开展环保标志邮寄快递业务 足不出户即可申领

2015-11-12 12:32阅读

西安停车新增微信支付通道 19日前首次使用可免费停车

2015-11-11 12:45阅读

西安交通大学与高新区战略合作迈出新步伐 首批15家单位授牌

2015-11-10 13:15阅读

“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创建9个国家级生态镇

2015-11-09 14:5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