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区:“晒评教建” 促乡风文明(2)
二、教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用教育宣讲促民风好转
道德教育是形成良好民风的基础,我区扎实开展村民“六知”思想教育、模范宣讲教育和惠农课堂“三教”活动,唱道德、赞好人、传文明、促发展,让农民群众学起来,动起来,脑袋充实起来。
一是“六知”思想教育开拓村民眼界。以“知恩知足、知荣知耻、知法知德”为主题,举办铭记历史感恩生活老兵讲故事等思想教育300余场,“诗性画意”农民书画展、民间才艺大赛等展览演出3000余场,“农民诗歌会”9场,放映主旋律公益电影1910场次,围绕感恩知足教惠民政策和致富技术,围绕核心价值观教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围绕遵德守法教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知识技能、文明礼仪和传统文化,获得了村民们的好评。
二是“道德宣讲教育”触动村民心灵。连续3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巡讲、“追梦想促发展”群众宣讲、“党的政策暖人心”道德模范巡讲等活动,组织宣讲员走进基层农村开展巡回宣讲100余场次,我区群众宣讲员孟婧的宣讲事迹被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报道,“接地气”的身边故事和表现形式,让村民们易于学习接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农村百姓生活。
三是惠农课堂打开致富窗口。为让农村群众的脑袋活起来,钱袋子鼓起来,我区建立“惠农课堂”7所,先后开设了职业农民樱桃班、果业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培训会、农园创客联盟签约会暨巅峰论坛等知识技能培训交流500余场次,及时推广先进技术、分享最新资讯、传播种植经验,成为农村群众致富的好帮手。
三、建农家书屋和活动平台,用文化活动追求美好生活
为提高农村群众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我区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作为民风建设的切入点,搭建文化平台,积极培育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是农家书屋培育农村文化人才。实现全区农家书屋建设100%的目标,建成数字农家书屋14个。不断加大图书更新,仅2015年上半年就向农家书屋配送图书26520册,总价值309400元。依托农家书屋,组织开展了村民读书会和书画、美术培训班等,先后挖掘出80多名基层文化艺术人才,开展各类培训50多次,培训基层文化骨干700多人。
二是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生活。在元旦、春节、端午、国庆等节日,为群众送去300多场精彩的惠民演出。开展戏剧下乡累计380余场,年均开展夏日广场群众文化活动700余场,开展了豫剧专场、秦腔专场、猜灯谜、音乐赏析等活动80余场。农民运动会、农民篮球赛、锣鼓比赛、秧歌比赛等专场比赛70多场,满足了群众求美求乐的愿望。
三是专项活动促进地区发展。依托区域农村山、坡、川、塬齐聚的地理环境和大水大绿的自然风光,先后举办“白鹿原人看白鹿原”系列主题宣传、“微游樱桃季—微信摄影大赛”、“第五届非物质文化展示”、“纵情于山水,扎根于乡土”乡愁之美画展、洪庆山自行车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等活动,以活动推动文化旅游品牌项目,推介樱桃、葡萄等农产品,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