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区:“晒评教建” 促乡风文明
近年来,灞桥区紧紧围绕国际化大都市生态城区建设,突出城乡结合的区域特点,以民风培育为抓手,策划开展了“晒、评、教、建”系列活动,晒善行义举,评身边榜样,教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建农家书屋和活动平台,促道德、暖人心、提素质、淳民风,有力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升。
一、晒善行义举,评身边好人,用最美榜样带动文明风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区坚持把培养、树立、宣传先进典型作为推动文明风尚的重要途径,先后开展了“一晒、二评”活动,让群众在发现、评选、宣传典型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一是农村善行义举榜“晒”好事。先后投入资金10余万元,在全区各村委会、乡村学校及人流量密集的村主要干道和广场设立“善行义举榜”280块,在穆将王村、五星村等重点村打造了百米好人文化墙,利用村板报、宣传栏、网络、微信,开展了“给身边好人好事点赞”、“最美身边瞬间”微博互动等活动,将好人好事以快板故事、书画作品、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用照片画作“晒”好人,用诗歌对联“赞”好事,以“小”善行带动“大”道德。截至目前,全区通过网上推荐、张榜公示、微博关注等方式宣传农村善行义举800多人次,传播覆盖人数520000人次,使善意、善念、善行进一步深入人心。
二是好公婆、好媳妇,五好家庭“评”好人。我区10多年来在农村坚持开展好公婆、好媳妇、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每年都会利用农村忙罢会、庙会,对各村评出的好公婆、好媳妇、好家庭进行集中评比表彰,敲锣打鼓、披红挂彩,邀请农民书画艺术家进行题词,大力宣传和奖励优秀典型,多年来,累计表彰“好公婆、好媳妇”2000余人,“五好家庭”900余户,弘扬了孝老敬亲、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同时,在务东、歇架寺等村依托好媳妇好公婆,成立“乡情民事调解队”,对不孝敬、不赡养老人的事进行劝解教育,化解基层矛盾,用农村好人的一个点,教育和带动身边一片群众,形成文明有礼、崇德向善的农村文明新风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