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古城处处洋溢着满满正能量(2)
核心价值观在社区生根开花
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邻里节”,让之前从未说过话的张嘉和李奶奶成为了忘年交。去年,1000多户新居民入住西安市红专南路社区。几千人来自四面八方,关上门,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关心谁。怎样打破坚冰,让一个社区里的居民们互助友爱、和谐相处呢?一场为期一个月的“文化邻里节”成为了居民之间友谊和爱心的联结纽带。社区总共有9个片区,一个片区有400多户,以片区为单位,大家毛遂自荐组建成片区合唱团,再参加全社区的合唱比赛。从开始组队到正式比赛,有一个月的练习时间,在这期间,居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在社区广场相聚,增进了邻里感情,也唤醒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细胞,基层社区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托。在西安市社区中,像红专南路社区这样,通过各种活动来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不在少数。
环南路社区自编自唱了一首《左邻右舍歌》,不仅在社区居民中广为传唱,还唱到了外省市,甚至唱到了北京。“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没错,别让道道围墙把你我阻隔。我的那个左邻右舍,吃过晚饭来我这坐坐。我的那个左邻右舍,有什么困难尽管对我说,大家都在一起住着。相处好了都快乐……”“歌词道出了我们的心声啊!”环南路社区主任邓菊梅说,“现在城市里的高楼越来越多,但人们之间越来越缺少联络。邻里之间最需要互相帮助,因为诚信友善就是我们的中华传统,人间真情最能暖人心窝。”
红专南路社区组织了一场“诗词歌赋吟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居民们积极参与,用吟诵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家庭之间,尊老爱幼、母慈子孝,堪称模范。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好事频传。党群之间,深入家庭、扶贫助困,送去温暖。”
在西安未央区辛家庙街道东元路物流社区的居家养老站里,有一家名为“绿色银行”的特殊银行,志愿者将参与助老的时间存进“绿色银行”,当志愿者老了需要帮助时,就可以从该“银行”双倍地支取相应的“被服务时间”。如今在社区注册的志愿者已有300余人,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已有65岁,最小的才12岁。志愿者不仅加强了与老人沟通和交流的力度,而且志愿者在相互的活动中收获了信任与友谊。43岁的柴女士是“绿色银行”的首批志愿者,她已经存储了200多个小时的服务时间了,“志愿服务让人间的真情与关爱在居民之间流动,这不正是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吗!”
“推荐身边好人”“家风家训家教征集活动”“厨艺大比拼”“暑假社区小卫士”“共产党员志愿服务”……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将社区居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谁家有困难了,大家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谁家有喜事了,大家也都毫不吝惜地送上自己的真诚的祝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是要落实到行动上。”红专南路社区主任闫中华说,“只有通过正确的宣传和引导,让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再由内而外表现在日常的行为中,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在红专南路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丰碑造型的三面石雕镌刻着24个红色大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阳光的照耀下,这醒目的字体映照在每个人的心坎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