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产阶层扎堆赴港买保险 专家:有利有弊小心陷阱(2)
香港保险到底有多“香”
那么,作为普通市民,张女士们如何完成去香港买保险这么“高大上”的复杂流程?
“我现在基本每半个月就会陪客户跑一趟香港,解答客户疑问、办理相关手续……每个月都忙得不可开交。”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在广州壹宏投资担任香港保险理财顾问的黄先生。
从2014年底开始,香港保险就成了内地人的“宠儿”,面对这个新兴市场,业务熟练、头脑灵活的黄先生嗅到了其中巨大商机,开始专业从事香港保险业务代理,香港内地两头跑,“钱”景无限好。
“有购买意向的客户一般都是自行进入香港保险官网,留下基本资料,我们再联系客户,了解购买意向,为他们规划险种,提供购买渠道和精细化陪同签约服务。”黄先生介绍说,内地消费者主要购买健康险和储蓄险两种,客户遍布全国各地,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为主,去年开始陕西等地需求量明显增多,年龄主要集中在28-48岁的中产阶层。
香港保险为何这么受青睐?黄先生表示,与内地保险相比,香港保险的确具有很多优势。
一是保费一般会比内地便宜1/3,甚至一半;二是在香港可购买诸如英国保诚、美国友邦、法国安盛、加拿大宏利等国际知名保险公司的产品,投资渠道多、范围广,利益回报率高,消费者较内地有更多选择;三是香港保障病种更多更全面,国内一般在35-40种左右,香港一般在50种以上,甚至部分公司超过60种,并且特区政府之私隐条例可绝对性的保护投保人的个人隐私;四是香港保险无“资产增值税”,无“遗产税”;五是在香港经营保险业务的大多是世界顶级跨国保险公司,加上香港完备的体制,沿用英国法律体系严格监管,都给予投保人高度诚信和全面保障。
“保险公司会不会倒闭?”“跟进自己保单的保险代理人如果不干了,自己的保单怎么办?”“为何国内保单保费比香港高,但回报反而较低?”“限购令出台后,香港保险买不成了吗?”……
对于大家普遍担心的问题,黄先生分析到,首先,在香港,如果有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濒临危机,香港政府即会出面,让有财政实力的保险公司兼并该保险公司,保障香港出售的人寿保单不受损失。其次,保单是客户和保险公司的合约关系,受香港法律保护。香港保险公司有健全的体系去处理代理人退出的问题。然后,内地保险公司在投资方面限制较多,资金不能有效运行,两地保险公司的费用结构也不一样,由于香港保险公司的业务质量较好,可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投资,所以费率和分红都更高。最后,今年3月开始实施的限购令,主要针对千万元以上的大额保单,意外险和医疗险等保障类产品且金额在3万元人民币以下仍可刷卡购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