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应对(2)
限行或限牌关键看市民的行动
过去十年,中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尽管十年来修路不止,但道路的增长远远低于汽车的增长。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在路网建设跟不上需要的情况下,实施限行限牌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北京、上海、深圳等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开始采用这一行政手段,限行限牌正在常态化。西安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50万辆的新闻传播开来以后,社会上关于西安会否限行、限牌的猜测和讨论也越来越多。
对此,刘军给出了作为交通管理者的看法和答案:“很多人都问我西安会不会限行或限牌,其实限行或限牌是城市交通治理最后不得已的选择,这是政府层面才能决定的。作为城市交通的管理者,从西安交通的现状来讲,如果我们现在不转变理念、任由这种现状发展下去的话,250万辆机动车对西安交通来说已经超载了。但是,如果城市交通的参与者能达成共识,积极做出改变,把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作为优先选项的话,西安机动车就是增长到400万辆也不存在问题。”
私家车的使用空间会越来越小
2012年以来,缓堵保畅工作已经成为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十大惠民工程之一,政府逐年加大投入改造道路,在路权分配上也是优先满足小汽车通行。汽车的出行占用了70%的公共道路资源,大量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被划为停车位供私家车使用,本应属于大众的交通权益得不到保障。这种明显有失公平、公正的做法不仅无法保证秩序和效率,而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诟病。
针对这种情况,刘军表示,一座城市应当赋予小汽车出行的空间,但小汽车绝不等同于市民的基本出行需求。当前城市交通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缺乏科学清晰的路权分配原则,人与人之间没有友好和尊重引起的。国外发达城市的交通之所以井然有序,人口素质高是一个因素,路权清晰、规则明确、处罚严厉,也是重要原因。未来,西安将给予公共交通、绿色出行更大的优先权,将本来属于行人、非机动车的道路空间逐步规范保障起来,让私家车再也“任性”不起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