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应对
6月19日,微信“西安交警订阅号”推送的一篇文章《大西安机动车保有量250万辆倒计时开始》迅速引爆微信朋友圈。
随后几天里,省市各大媒体从250万辆机动车带来的问题和如何应对汽车围城展开报道。一时间,关于行车难、停车难、绿色出行、交通参与者素养以及西安会不会限行、限牌的讨论在全社会发酵开来,针对这些讨论和未来西安如何应对机动车快速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本报记者7月5日专访了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刘军。
用心沟通才能达成社会共识
“‘西安机动车突破250万辆’这一节点宣传是我们交警支队精心策划的,目的就是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讨论和反思,引导城市交通的参与者们达成转变出行方式、文明出行的共识。”说起这次250万辆机动车的宣传策划,刘军告诉记者,预计“十三五”末,在当前机动车发展和管理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西安市汽车保有量将突破400万辆。西安交通因城市规划布局、路网匹配、施工占道等因素,治理起来难度很大,如果不转变理念、任由这个现状发展下去的话,西安只会越来越堵。
刘军表示,过去,交警部门对城市交通参与者的管理更多是遵照法规严管重罚,在交通法规宣传、倡导文明绿色出行以及和市民沟通等方面做得不够,通过这次宣传策划,就是希望用心和城市交通的参与者沟通,从各个角度向市民讲清楚机动车快速增长带来的危害和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最终达成社会共识,为下一步治理城市交通争取最广泛的支持。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