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序推进缓堵保畅 市民出行 更“绿色”(4)
公共交通更便捷
“绿色”出行最时尚
“小时候我总是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周末被他带着去公园玩,后来家里条件好了,买了私家车,不过现在,我坐的更多的反而是自行车,这种感觉虽然‘复古’,但是我觉得最时尚,环保,舒服。”作为“80后”的西安市民赵汝超说,除此之外,公交车、地铁也是他日常的选择,“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觉得开上私家车是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发现,只要有足够的公共交通资源,其实搭乘公共交通更省时,更划算。”
最近几年,西安市的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地铁1、2号线实现全线运行,通车里程达52公里,日均客运量达95万人次以上,占公共交通日均客运总量的16.5%以上,发挥了骨干交通作用,建成公交枢纽站23个,新增公交停车位2691标台,设立单项公交专用道444公里,更新及新增公交车4400辆,开通调整公交线路160条,实现智能化线路调度59条,特别是开通40多条微型公交线路,有效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6%,建成城南、城东等交通综合枢纽。
而146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投放公共自行车4.5万辆,日使用量达40万人次,使我市公共交通保障能力跃居全国先进地位。
同时,西安市认真落实“互联网+”工作要求,推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入BAT(百度、阿里、腾讯)等市场资源,搭建约租车管理信息平台,探索实行约租车和驾驶员审核管理新举措。积极构建大交通数据云中心,建立协同联动的交通电子政务平台,推动绿色智慧综合交通管理服务,打造安全智能运输组织体系,提供惠民便民的公众信息服务,创新智能高效的可视化分析平台,不断增强交通智能化水平和保障能力。记者 付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