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深霾”再反思 抗霾不能等风来绿色出行动起来(3)
雾霾治理难点是什么?各类污染物排放都要得到控制
邓顺熙表示,造成关中灰霾的污染物排放是相当多的,既有电厂、燃煤化工企业,也有机动车排放等,政府应淘汰排放不合格的老旧车辆,加快高排放在用柴油车的达标改造,并在城市推进新能源公交车,提高燃油品质量。
同时,中国科学院地球研究所所长曹军骥表示,目前西安控制燃煤力度较大,建成区内20蒸吨以下的小锅炉已经拆完了,但是农村的散煤燃烧污染依旧严峻。燃气管道通不到农村,群众又有取暖需求,如何调和这一矛盾?
曹军骥介绍了正在试点的二次配风多燃料型清洁炉,这是专门针对关中农村生物质燃烧的水暖供热系统示范推广项目,其取暖效果和炊事效率明显,可以自发形成二次配风,能有效将一次燃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颗粒物等物质燃烧充分,减排效率超过95%,而且排烟高度较高,污染物易于扩散,减少污染物聚集。
“在扬尘治理上,西安对建筑工地的管控已比较到位,下一步要重点对付的是道路扬尘”。曹军骥说,道路扬尘被汽车反复碾压,颗粒较细,容易“腾空”,仅靠洒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推广清扫车作业,彻底将尘吸走,从根本上减少道路扬尘的再悬浮。
治污减霾我们能做些什么?从自身做起 绿色出行保护环境
在雾霾中,很多市民都以实际行动默默支持“蓝天保卫”,无论是一个查尾号的交警,还是一个接送孩子没有开车的市民,都让人动容。但也有个别市民认为“限号了两天,雾霾也没见减轻,根本没用”。
邓顺熙说,污染的产生不是一时一日,污染的治理也难一蹴而就。环境问题是所有工业化国家都回避不过去的话题,同样的事情,60年前伦敦经历过,30年前美国经历过,经过全体公民的努力,这些国家的环境都已得到改善,上一轮雾霾虽然离开了,但还有可能卷土重来,每一位市民都应该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走出一条治污减霾的西安之路。
家住凤城九路的市民王女士表示,环境是每一个人的,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购物用环保袋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出行公交或地铁,每周少开一天车,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在一家私企做营销的许小姐表示,面对雾霾,每个人都应该多一些行动,她将劝说亲戚朋友不燃放烟花爆竹。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