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多措并举推进明厨亮灶建设工作 为市民构筑坚固防线
过去,餐馆、食堂后厨大多会挂上“厨房重地,闲人免进”的牌子,后厨是否干净卫生、烹饪是否安全规范,消费者难以得知。实施“明厨亮灶”后,餐饮单位将后厨公开,消费者便能一目了然。
为了让市民在餐饮消费时“看得透明,吃得放心”,西安市委、市政府2015年将完成300户明厨亮灶建设试点工作列为十项惠民实事之一,2016年将完成5000户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列为市政府民生领域重点工作之一。如今,全市5000余家餐饮单位实现了“明厨亮灶”,烹饪全过程“阳光操作”。
小餐饮明厨亮灶获市民点赞
位于雁塔区小寨商圈的兴善寺西街是人文历史主题街区,这里街市繁华,人流如织,是一处小餐饮聚集地。
日前,记者来到兴善寺西街飞炫广场,这里的小餐饮店鳞次栉比。从光洁整齐的门头牌匾看去,这些店面经营着鸡排、擀面皮、担担面、韩式快餐等多个种类。记者随意来到一家门牌上写着“斗腐倌”的特色小吃店,看到墙面上醒目地悬挂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展示板。展示板上,小餐饮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企业食品安全负责人、管理员、监督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食品安全投诉电话等信息一应俱全。
店内是一个十多平方米的操作间,四名穿着统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洗菜、切菜、做油炸肉串,整个烹饪过程一目了然。记者看到,店内的物品、食材堆放整齐,天花板、墙壁、灶台、地板上都没有油污。
记者又走进一家门牌标识为“担担甜水面”的小店。十多平方米的店面,用玻璃窗将后厨操作区和就餐区分割开来,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厨房干净整洁,店主正穿着洁白的厨师服忙碌地捞面、调汁。店主史卫国告诉记者,这家店面过去是大通间,按照我市“明厨亮灶”的要求改造后,顾客反映环境好了,坐着吃饭时能看到明亮干净的后厨,心情也舒畅。“改造后,我们不但留下了老顾客,还增加了不少新顾客。”史卫国说。
记者在飞炫广场采访时发现,经过改造提升,这里的小餐饮店如今全都改成了“透明厨房”。多家店面的店主反映,透明厨房能让顾客清楚地看到厨房的后台操作,让他们更加放心,许多客人对“明厨亮灶”的实施评价较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