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最美农民工”评选表彰活动
为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农民工、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励广大农民工见贤思齐、追赶超越、努力工作的决心和干劲,西安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6年11月启动西安市首次最美农民工的评选活动,报名人数达百余人,经农民工本人自荐与区县推荐、公示、专家综合评审等环节,共评选出代表“品德高尚之美、劳动奉献之美、创新创造之美、工匠精神之美、示范带头之美”五个类别的95名最美农民工代表,并通过西安市人社局微信公众号、 “都市快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等微信公众号组织网络投票,访问量达67万人次,19余万人参与了投票,在此基础上产生12名最美农民工的最佳提名奖和网络人气奖。本次评选的95名西安市最美农民工都是在各行各业干事创业的优秀先进典型,其中女性18人,占比18.94%;平均年龄39.89岁;党员22人;大中专31人,占比32.94%,初中文化程度30人,占比31.57%,高中28人,占比29.47%,本科学历6人,占比6.31%;主要来自建筑业、家政服务业、保洁物业管理、民营企业等行业;来自我市的有55人,占比57.90%,来自省内市外的20人,占比21.05%,来自外省的20人,占比21.05%。他们在展示个人风采的同时,也呈现出以下三个新特点:一是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本次参评对象中70年代以后出生的占比为74.7%,平均年龄39.89岁,一大批年富力强,思想观念超前,有一定文化基础,懂技术,会管理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就业主体。二是自主创业、开办企业独立经营的农民工数量在不断增加。本次评选中涌现一大批立足本乡本土、依托当地资源、发挥当地特色的民营企业、个体小微企业及微商,共有20人担任企业负责人,占比21.05%。三是农民工从事的工作逐渐由简单体力工作向知识技能型和管理型转变。通过对参评对象的职业分析,其中专业技术岗位及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有55人,占比57.89%。而在建筑业、家政服务、保洁物业等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高强度、重体力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的人员在逐步减少。
2017年1月18日下午,我市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院召开了“品质西安、共建共享——西安市最美农民工”表彰大会暨大型现代秦腔戏《西京故事》演出。陕西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会民,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宁君,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郭海顺,市政协社会法制与民族宗教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孙西平及市文明办、市妇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总工会、团市委等部门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全市13个区县人社局,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31家成员单位负责人,市人社局各处室(单位)代表,部分建筑、服务、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民工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后,现场农民工代表观看了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主演的反映农民工进城务工自强不息精神的大型现代秦腔戏《西京故事》,反响热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