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四向融入”活力迸发
本报记者 刘丹 何娜
2016年,我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加快“追赶超越”为努力方向,紧盯“循环发展、生态宜居”和“三市”建设目标,围绕发展壮大“六大产业”,积极推进“四向融入”,努力建设源点城市,大手笔谋划经济开放大格局。丝路行系列活动特色明显
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挖掘使用“汉中张骞故里文化经贸使团”名片,去年由市经合局牵头组建成立了“张骞故里文化经贸使团大篷车队”,先后在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宝鸡举办了4场丝路行招商专题活动,吸引了大批客商参与投资洽谈,成功签约了汉台区丝路源点五星级国际度假村建设、米克隆检测工量具供销合作、汉山希尔顿文旅庄园建设、洋县中药材饮片深加工、西乡县茶叶及农产品供销外贸、青木川民国风情街建设、汉中市龙岗文化公园建设、留坝县林麝及麝香中医药生物科技开发等一大批投资贸易合作项目。此外,积极支持参与天汉坊·汉中张骞故里文化经贸使团丝路行活动和“汉中仙毫”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活动,扩大对外宣传,展现丝路源点城市风采,促进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卓有成效
2016年,我市主动出击,先后多次组成招商小分队赴长三角地区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并借助上海汉中商会成立大会平台举办了“上海——汉中经贸合作项目推介会”,市工商联、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和相关县区负责人与400余名商会会员和上海、杭州、苏州、湖州等长三角地区企业家参会。同时,与上海陕西商会、秦沪投资集团、大润发集团、上海环球金融文化传播公司、奇峰果业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鑫貌光学有限公司等企业就相关项目进行对接洽谈,共达成合作意向9个、总投资近33亿元,包括现代农业及农耕文化旅游开发、大型购物超市建设、镇巴巴山林生态旅游区开发、石英板材生产线建设等。京汉、津汉合作交流深入推进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推动下,我市与京、津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汉水进京(津)、汉货进京(津)、京(津)客游汉、京(津)企入汉”的目标稳步推进。在京举办的第四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汉中主题日活动,成功签约汉台区电碳热肥一体化、城固县有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深加工、西乡天赐秦韵茶叶合作、宁强县汉江源万亩中药基地建设等14个合作项目,总投资23亿元。组团参加2016中国·天津投资贸易洽谈会暨PECC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并与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举行座谈。在汉举办了北京市农委考察团对接会和京陕企业经贸交流活动,邀请北京九次方大数据公司、中海华荣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清大信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京、津方面客商来汉考察投资。目前京津地区在汉投资在建项目86个,总投资862亿元。陕粤港澳经济合作领域扩展
2016年3月,我市巧借平台、主动出击,提前梳理项目合作意向线索,市领导亲自带队,利用广东省陕西汉中商会启动之机,组织部分县区赴珠三角地区开展小分队精准招商活动,举办陕西(汉中)——广东经贸合作交流推介会,邀请了广东四川商会等异地商会、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等港澳企业、深圳茂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广东企业近千名客商到会洽谈对接合作项目,分赴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地登门拜访重点客商,开展了点对点、项目对项目的精准招商活动。厂家网陕西O2O体验中心、花园式酒店建设、智慧古镇建设、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8个项目达成投资合作协议或意向,总投资5.14亿元。在第六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周活动期间,我市代表团参加了“陕港金融合作平台交流大会”、陕港旅游合作恳谈会、陕澳旅游合作恳谈会、第二十一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陕深企业创新发展合作交流大会等多项投资促进活动,重点推介了8大类71个项目,总投资1167亿元,涵盖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绿色食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
纵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进程,对外开放是重中之重。我市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向内吸纳、向外引进,抓好“一带一路”这个新机遇,使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和外来投资企业呈现出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势头,助力我市经济追赶超越。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