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刷新“咸阳速度”
2016咸阳亮点点击之项目建设篇
仅用半年时间,CEC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完成了前期立项、环评、规划、征地拆迁及临时用电等工作,全力加快建设;市民文化中心项目仅用了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设计、征地、施工现场三通一平等各项前期工作;苏宁云商从供地到投入运营,仅用12个月时间,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加速运营,持续刷新着咸阳速度。
2016年,我市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保增长、快转型、抓统筹、优环境、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手段,坚持前期项目抓可研、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投产的基本思路,积极应对新常态,全力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力促项目加快建设。
2016年,我市17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12.33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5.48%。这些重大项目爆发出的连环效应,大大提升了我市的产业层次,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高点定位谋项目
去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省市共建大西安的历史机遇,把项目建设与保增长、快转型、抓统筹、优环境、促改革、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六专机制,即确立专门领导,聘请专家顾问,组建专门团队,学习专门知识,谋划专门产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园区建设,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扶持新兴产业,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为目标,在延伸产业链中谋划项目,在项目落实中推动产业发展,不断提高项目谋划质量和数量,充实完善项目库,实现论证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竣工一批、达产一批的重点项目有序接替、动态管理机制,谋划招引了诸如CEC8.6代线建设项目、正泰智能电气西北产业园项目、华晨汽车产业园、浩泽产业园、彬长-徐州输变电通道建设项目等一批50亿元甚至百亿元以上的重特大项目,确保了项目建设接替有序、梯次推进。
与此同时,省委主要领导多次会见CEC董事长和总经理,协调推动项目落地咸阳,并多次与海信集团进行洽谈,力促CEC项目产业链条延伸;省发改委主要领导多次进京洽谈,确保落实,加快了CEC项目的落地进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16次赴京拜访CEC集团总部,以热情和实际行动最终促成了项目落地。(下转A2版)
破解难题推项目
为了抓好项目建设,我市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套班子服务、一个部门负责、一套实施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贯彻精准服务和延伸服务理念,搭建三大平台服务项目建设。
搭建土地保障平台,集中优势资源。我市针对项目建设中的用地问题,在安排年度用地计划指标时,优先保证重点项目,实行单独报批、优先供应,特别是把有限的土地指标向成长性好、带动作用强的园区和项目倾斜,优先保证列入省级考核和省级重点项目用地。对于占地较多的重大项目,在用地指标紧张时,采取先保障开工需要、后分年度供应的方式供地。先后为CEC8.6代线建设项目、正泰智能电器西北产业园项目等30个项目解决了16000余亩土地。
搭建资金保障平台,创新投融资体制。一方面深化银企合作,每半年召开一次银企对接会,搭建合作平台,由银企双方互相提供诉求,分片区企业面对面沟通,先后帮助修正药业、大唐丝路风情小镇等26个项目筹集资金58亿元;另一方面针对CEC8.6代线液晶面板生产线等重特大项目融资困难的问题,市创新投融资体制,组建金控公司,整合国家专向基金和省市产业基金,组成资本金,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融资140多亿元,协调银行贷款140亿元,有效解决CEC8.6代线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融资难的问题。
搭建前期手续办理平台,开辟绿色通道。市发改委、市大项目办会同市住建、国土、环保等部门,优化了审批制、核准制、备案制的项目流程,缩短前期工作周,提高项目推进效率。对于重大前期项目,开辟了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并联审批机制,属市内审批、符合要求的,即审即批,实现了前期手续办理的短程化、高效化。对于需要中省相关部门许可的事项,我市确定专人跟踪落实。CEC8.6代线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仅半年完成了前期立项、环评、规划、土地等手续办理,完成了征地拆迁及临时用电、用气等有关准备工作,全力加快建设;咸阳市民文化中心项目仅用了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设计、征地、施工现场三通一平等各项前期工作;苏宁云商从供地到投入运营,仅用12个月时间,创造了重点项目建设咸阳速度。
健全机制抓项目
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对照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考核到位、落实到位要求,不断健全各项机制,着力提高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
健全领导包抓制,我市每年从市级重点项目中筛选出30个重特大项目分别由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领导包抓,市委、市政府每两个月听取一次包抓领导汇报,包抓领导每个月听取一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每个月召开一次问题交办会,就当月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限时交办。
去年以来,我市向市国土局交办土地问题32件次,向市环保局交办环保问题21件次,向市金融办交办资金问题28件次,向市发改委交办直供电问题8件次,协调解决了CEC8.6代线项目入库、修正药业资金短缺、乾陵唐文化5A级景区申报、西郊热电联产项目规划选址等106项问题。
在此基础上,市重大项目办每季度会同督查室、环保、国土、规划等部门对市级重点项目进行专项督查,向市级领导包抓项目发送提醒函定向提醒,向建设进展缓慢和未开工项目责任单位发送督办函限时督办,对执行不力的项目责任单位由监察部门进行约谈;将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实行月通报、季点评、全年考核,对于综合排名连续三个月靠后的县市区通报批评并发放项目建设预警黄牌,对于综合排名连续半年内靠后的县市区发放项目建设警告黑牌并在年度考核中扣分。以严格的督办和考核倒逼作风转变,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年伊始,伴随着爬坡过坎、追赶超越的鼓点,咸阳速度还会刷新,咸阳服务还会提质优化,咸阳的传奇还将延续。本报记者 王高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