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色“共享单车”抢滩西安 无“规”可循管理存“真空”(2)
炫酷的摩拜单车
运营:市场大赢利点多激发入驻
“共享单车”为何突变“网红”?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交通拥堵和雾霾影响,加上“单车”环保、占用道路面积比较少,补充公共交通不足,解决地铁、公交最后一公里等优势,使其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多个城市有公共自行车,但相比“单车”而言,运作成本高、数量有限,不能随骑随停等短板,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市民出行需求。这些都让“共享单车”有了抢占便捷出行市场的资本。
那么,“共享单车”是如何运营的?一位对其长期关注的人士表示,目前缺乏准入门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布局。即使出现问题,相关部门也因为缺乏管理依据而导致监管相对滞后。
此外,“单车”运营商通过使用者交付的押金,实现资本快速回笼和积累,进一步通过资本运作获取更大收益。此外,因为“共享单车”都是实名认证,能够为运行商积聚大量粉丝和海量数据,由此将带来巨大地增值收益,这些都是“共享单车”的盈利点。
发展:部分地方有了停靠点
据了解,2016年,“共享单车”率先在北上广等地投放,随后扩展至多个城市。随着单车被市民广泛使用,多家运营商表示,将根据后台积累的大数据以及对车辆的流向性进行高频动态分析后决定后续投放区域与数量。
营运情况如何?酷骑单车西安区负责人王宁表示,从目前数据反馈情况看,使用量大,但也存在停放不规范、停放区域未划定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市民诟病的乱停乱放,多家运营商表示,对违规现象,由公司维管人员处理。同时,对不良行为有提醒、举报和信用管理等管理措施,对个别使用者的素质,他们也很无奈。
入驻西安要办理何种手续?王宁说,入驻前他们和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却没有明确答复,但出现问题后,就有相关部门处罚。对此,ofo西安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沟通确实存在难度。
据了解,目前莲湖区、曲江新区、碑林区,有部分长3-5米,宽2米左右的“共享单车”停靠白色区域。对于这一变化,“共享单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欢迎这样的变化和规范。共享单车是解决出行难的一种方式,与相应政策法规的融合配合势在必行。”他们期盼相关部门能够尽早出台相关管理细则,共同规范“共享单车”市场。
管理:“共享单车”管理存在“真空”
“共享单车”进入西安到底属于哪个部门管理?24日,记者分别采访了西安市交通运输局、交委会、城市管理局。对于此问题,三方都说目前没有相关法规。其中,西安市交通运输局、交委会均表示“共享单车”属于非机动车,不属于他们管。城市管理局表示,如果存在妨碍通行,他们将按照《西安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相关规定处理。
为何“共享单车”存在管理难?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单车”是新兴行业,目前还缺少准入门槛和规范,目前很多地方不太清楚如何处理,只好任其进入市场。目前,对市民反映多的乱停放现象,因和城市市容管理要求相违背,在运行末端,出现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只能按照现有条例进行管理。“比如说作为非机动车的车辆安全性能如何鉴定?押金谁来监管等问题都没有办法划清责权,如何管理?”因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加上没有准入门槛和相应准则约束,“单车”管理存在“真空”。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