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渭南】和悦青春派搏击互联网的弄潮儿 粉丝覆盖40000+人

2017-02-27 10:00  渭南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史王萍

一米七的身高,白白净净的皮肤,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配上一副黑框眼镜,文质彬彬,让人感觉舒适亲近。这是记者见到梁小龙的第一印象。

这个来自重庆的小伙,今年24岁,从渭南师范学院毕业还不到一年时间。但是他创办的网络平台——和悦青春派,也就是超级高校传媒,如今在渭南师范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各大高校里掀起风潮:粉丝覆盖超过40000人,日访问流量超过5000人次,是渭南目前最大的综合性校园微媒体。

可别小看这个网络平台,在大学校园内,它就是大学生们的另一个生活圈子。这里涵盖校园资讯、各类活动宣传展播、学习娱乐交友、青年思想交流、校园兼职二手、玩城向导等多方面信息。同时包含了渭南大学生万人微社区、万人表白墙、超级微信墙、超媒公益、支持大学生创业等特色项目。截至目前,平台上拥有“超级渭师院”“超媒公益”“超媒艺术团”“西北原创音乐”等包含校园媒体、公益、艺术团、音乐、营销策划等多个类别的独立品牌10余个。尤其是他创办的公益微客服平台,已经成功帮助数千名大学生找到校园兼职,累计发放工资逾30万元,帮助了数百名大学生找到丢失物品。

这个平台是梁小龙在大三时创办的。而创业的种子,其实在童年时候就已经播撒在他心里。

梁小龙的童年时期是在温州度过的,一次偶然机会,他作为校园小记者采访了一些企业家,当时就被温州商人在创业路上“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艰苦奋斗精神震撼了,“他们吃苦耐劳,敢于挑战,开拓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财富和事业,我觉得这很了不起。”梁小龙告诉记者,温州商人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他。

2013年3月,还在上大一的梁小龙,虽然学的是教育心理学,但他博学多才,什么都勇于尝试。一次偶然机会,他恰好接触到互联网,“那时候主要是通过微博和BBS论坛,给同学们提供学习生活上的方便。后来又恰逢微信平台和微社区这样的新媒体平台出现,我感觉机遇来了。”梁小龙笑着告诉记者,当初他觉得这些新媒体平台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将信息联合并共享,服务同学的工作若是通过这样的平台来做效果更佳,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可以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了解沟通,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大大加快。

创业的火花就这样闪烁着,一发不可收拾。他当即和朋友一起创立了校园论坛,经过团队的努力,一年时间网站点击总量超过100万次,全球网站排名前8万,中文网站排名前8000,并成功发布了手机app,同时还发行了线下报纸,成为当时渭南地区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校园网站之一。

“我不是个聪明人,但我坚信再笨的人,只要谦卑学习、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吃苦耐劳,一定会有收获的一天。”梁小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初涉互联网行业,他深感学习的重要性。大学期间,他通过不断自学,拿到了计算机证书,掌握了摄影摄像、PS、网站和网页制作等各项技能。同时,他4年来跑遍全国20多个省市进行学习和开阔眼界,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知识、经历和经验。

2014年初,他去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学习交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创立了最美摄影工作室,承接各项商业摄影活动,并成功发行了两版1000套共6000余张渭南师范学院校园明信片,成为渭南师范学院建校以来第一家较大规模发行校园明信片的独立工作室。

滴水石穿,聚沙成塔。平时一点一滴的努力坚持,让他闯荡互联网浪潮的决心更大了。2014年5月,大学还没毕业的他,注册创立了超媒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如今其旗下运营的校园媒体已成为迄今为止渭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校园微媒体。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铜川市首次应用“X”光探伤检测技术为输电线路“体检”

    2017-02-27 08:26阅读

    不少市民反映:西安部分地铁站自助取票不方便

    2017-02-26 21:31阅读

    【宝鸡】张载在南官村读书讲学 本报记者 张家旗

    2017-02-24 18:37阅读

    渭南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韦红革带队赴西安洽谈对接项目

    2017-02-24 13:44阅读

    【咸阳】传销窝点藏匿城郊废弃砖厂 警方突击“一锅端”

    2017-02-23 22:02阅读

    政协西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2017-02-23 12:30阅读

    冬去春来花开日,勤学苦练新超越——西安市第二保育院教师基本功培训全面开展

    2017-02-23 09:0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