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岐人说的那些馋活话 ◎巨侃

2017-02-28 18:18  宝鸡日报  字号:T|T

八百里秦川走到最西头,是西府。西府地界有个岐山,岐山不是山,是县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好吃满口酸辣香煎的臊子面,说起话来也像臊子面的味道一样“馋活”。“馋活”之义,非现实的语境不可体会,大概有厉害、解馋、过瘾和生动到位的意思。岐人嘴里的“馋活”话,往往在他们日常生活交流中自然流露出来,你要想完全整明白,只有和他们耳濡目染一段时间才行!因为学习语言,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形象上的“馋活”

语言要生动形象,首先要“接地气”,要善于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提取素材;其次要善用比喻、拟人、拟物、指代、夸张等修辞手法,准确而鲜明地表达事物和思想。笔者发现,岐人对语言的提炼设色水平堪称“大师级”,信手拈来,不着痕迹,往往两三个字或者一句话,就能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

比如,我们要表达“做好自己的事,别瞎操别人的心”这个意思,岐人不这样说,而说:“你瞅你的棺板老衣,别瞅我的铁锨镢头!”这话出自岐人的丧葬习俗,人去世了下葬,亲友们都来帮忙,有抬棺材的,有给逝者穿老衣的,也有扛着铁锨镢头挖坑埋人的,各有分工,但次序上总有个先后,不能人还没穿老衣就下葬吧?短短一句话,张力很大,不仅讲了岐人的丧葬之礼,也讲了做事之“理”。

比如岐人常言的“四能”:“能把秤锤捏扁,能把鸡毛撇远,能把背锅子扽展,能把牛笼嘴尿满。”秤锤、鸡毛、驼背、箍牛嘴的笼嘴,都是日常可见的东西,岐人要说谁能干,信手拈来就用,不夸则已,一夸惊人!

就是两三字的词语,经岐人说出来也非常有形象感,他们就像一位漫画家,总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予以概括和勾画。比如:把雷叫“呼噜爷”,黄昏叫“擦黑”,耳垂叫“耳朵蛋蛋”,母鸡叫“鸡婆”,癞蛤蟆叫“疥疤头”,吵架打架叫“骂仗”“打锤”,等等。

声调上的“馋活”

“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是《三国演义》中张飞给刘备留下的第一印象。岐人吐字发音气运丹田,衔环嚼铁,尾音重而上扬,铿锵作响,有种青铜器的狞厉之美。

宝鸡方言研究者曾归纳出岐人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声调上的变化。岐人方言也有四个声调,普通话发阴平(一声)的,岐人念上声;普通话发阳平(二声)的,岐人仍读阳平;普通话发上声(三声)的,岐人发去声;普通话发去声(四声)的,岐人发阴平。声调变化大略如此。

比如“出去了”这个词,岐人把头一个字咬得很重,念作“‘吃’去了”,“吃”音拉长而带去声。有个虚构的方言笑话,说北京的一位首长给陕西某地打电话找一个领导,接电话的岐山籍秘书答:“他不在。”首长问:“哪里去了?”秘书道:“‘吃’(出)去了。”首长看看钟表,上午十一点多了,是该吃饭了。下午三点,首长又打电话,秘书说:“他‘吃’(出)去还没回来。”过了一个小时,首长又问,秘书赶紧回答:“刚回来一下,又‘吃’(出)去了 !”首长挨到下班前再问,还是没回来。首长很生气,问秘书这位领导到底干啥去了?秘书战战兢兢地说:“我也说不上,他‘吃’(出)去一直没回来么!”翌日,首长终于拨通这位领导的电话,批评他说,你老是这样吃吃喝喝,长期如此,廉洁自律岂不成了空头支票?这位领导先是一愣,遂反应过来,一番解释,方尽释前疑。

因为声调上的变化,普通的人名让岐山人念起来别有趣味。笔者上学时曾亲历一件事,一次班上点名,点名的是一位说一口浓重西府话的老教师,正好有三名同学名字挨一起,普通话依次念“袁彤彤”“续莎莎”“翟秋生”,老师点到他们时却叫成了“圆桶桶”“续撒撒”“贼球僧”,音调、声母变了,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因为这种“馋活”的念法,多年以后,这三位同学的名字还让大家牢记于心。

情感上的“馋活”

“ 口外人奸得跟驴一样!”岐山人评价某人刁滑时,往往这样说,伴之以满脸的鄙视。

“ 口外是个舔尻子的货!”“舔尻子”是不是比“拍马屁”更直观、更“解馋”?

“ 口外人不贵气!”对做事小气的人,岐山人同样嗤之以鼻。

“逛三!”对好逸恶劳、东游西逛、不务正业之徒,岐山人嘴里只消吐出两三个字,此人就被定论了。

“把你德能的,别做个门槛猴!”对那些舞舞奓奓、能力不够,缺乏真本事的人,岐山人冷眼提醒他:别像只猴一样只会在家里蹦跳,做“门槛猴”,一出门就不行了。

“ 口外个瞎瞎,日弄劲大得很!”对心术不正的人和善于欺骗捣鬼的家伙,岐山人爱用“日鬼”“日弄”“戳弄”“捏搐搐”等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予以概括。

长得好看、长得可爱,一个字“蛮”“乖”即可,或者说“心疼”“齐整”,传神达意;长得不好看,“伤眼”,把看的人眼睛都伤了,可见有多丑!邋遢的人叫“烂蛋”,行事鲁莽冒失的人叫“半斤疯”,喝点酒就把控不住自己;很有本事的人叫“本事疙瘩”;爱献殷勤的人叫“眼药瓶瓶”,非常贴近的比喻;软弱无能的人自然是“肉头”啦!

……

笔者一直搞不清楚驴有啥奸的?后来一位岐山农人告诉笔者,过去,西府人和毛驴打交道多,驴能驮东西,还能磨面,西府农人,不能说和驴没有感情。但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观察发现,驴和牛、马、骡子这些大家畜不一样,驴非常聪明,驮东西不使全力,磨面时得空就歇。每当农人要出远门,给驴喂玉米和黄豆时,驴就流泪,因为驴知道要出远门了,主人给它喂点好吃的,好有力气负重赶路。还有一句俗语叫“人闲生邪事,驴闲啃槽帮”,也是说驴比较善于偷懒,所以说某人“奸得跟驴一样”。

这些情感上的“馋活”话,无不表达了西府人尤其是岐人在道德层面上爱憎分明,疾恶如仇。他们有秦人的憨直和纯朴,他们绝不缺少正义和公道,观察他们的语言特色,可以发现,他们是真正的语言大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纺织城客运站试行实名购票 近10%的旅客没带身份证

    2017-02-28 23:04阅读

    【延安】身体残疾 侥幸吸毒 莫让身心俱“残”

    2017-02-28 14:08阅读

    【商洛】小岭镇探索“村企共建”

    2017-02-28 10:11阅读

    【安康】旬阳县铜钱关镇掀起追赶超越发展热潮

    2017-02-27 16:02阅读

    铜川市首次应用“X”光探伤检测技术为输电线路“体检”

    2017-02-27 08:26阅读

    【铜川】耀州区做好药王山庙会环境保障工作

    2017-02-25 10:16阅读

    【延安】车辆违停还在朋友圈辱骂交警?你丫胆儿太“肥”了……

    2017-02-24 14:0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