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西咸与西安户籍同城
3月1日起,西咸新区居民与西安市民享受同等户籍政策待遇,只要在西安有合法固定住所的西咸新区户籍人员,户口均可迁移至西安的合法固定住所。西咸新区的户籍人员是指户籍在西咸新区范围内的人员,包含沣东新城、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户籍人口共计94.3万人,其中西安部分36.7万人,咸阳部分57.6万人。
大西安
今起西咸户籍与西安市户籍同城
目前,西安市公安局沣东新城分局已开始为西咸新区现有行政管理人员、引进人才及其随迁家属集中办理落户,已有1698人办理,预计将有4771人。之后,户口即可迁移至西安市区合法固定住所。
“省委、省政府提出全力推进‘大西安’建设的战略部署,是落实‘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客观需求,也是我省追赶超越的现实需求,将有效增强关中城市群竞争力,推进西咸新区国家级新区、陕西自贸区西安片区和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国家级品牌整合、利用和合理布局。”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说,3月1日起,西咸新区户籍将与西安市同城,机动车牌照逐步同号,到西咸的公交车陆续开通,地铁延伸到交大西部创新港、新兴纺织工业园和秦都高铁站,公安、医保等也将同步实现同城化。3月底前,咸阳市完成移交各项工作。4月15日前,全面完成托管移交工作。”梁桂说,最终实现“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形成大西安建设发展强大合力,发挥对全省追赶超越的核心引领支撑作用。
再延伸
4月底前实现医保同城
记者从2月27日召开的全市人社工作会上了解到,今年,西安市人社局将从七个方面实现追赶超越、建设大西安。
全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万人。积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系统,确保年底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稳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逐步扩大人才工作创新试验基地试点范围,把职称评审权下放用人单位。组建西安人社技工教育培训集团。增强政策活力,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分级分类招录办法,加大面向基层公务员的招录力度。畅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渠道。注重公平共享,逐步健全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逐步在建设领域探索推行实名制管理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建立拖欠工资“黑名单”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欠薪典型案例。
同时,加强沟通衔接,全力支持西咸新区人社事业发展,月30日前实现医保与西安同城。进一步推动西安主城区就业服务资源向西咸新区延伸,建立西安创业大学(西咸校区)。全力支持建设人才高地,鼓励支持西咸新区在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体制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建立人才工作创新试验基地。全力支持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和规范西咸新区基层劳动保障站(所)建设。
新政策
为大西安留住人才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西咸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意见》精神,2月7日,副省长、公安厅长杜航伟主持召开了“大西安”建设公安工作专题会议,要求2月底前兑现西咸新区与西安市户籍同城同户、车辆同城同号等工作落地。西咸新区的户籍、交通等一系列新政对大西安建设有何意义?
陕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谢雨锋认为,一方面,要实现陕西追赶超越、弯道超车,西安起着引擎、领头羊作用。将西咸新区划归西安管理,有利于拓展西安发展空间,增强西安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仅托管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政策促进西咸新区和西安的融合,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使西咸新区真正融入西安,也意味着大西安建设迈出了实质性一步;第三,大西安要发展关键是人才,户籍新政为大西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了基本的政策支持。而出入境、车辆等方面的新政,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配套服务。
“总之,这一系列新政,将从根本上重塑大西安发展的人才、投资、服务环境,激活发展活力,将推动大西安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谢雨锋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