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绿色田野追梦人记凤翔县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王维
本报记者米静
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省农机化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敬业奉献类“陕西好人”等一系列荣誉纷至沓来 ,是对他30多年工作的肯定和褒奖。1983年从陕西省农业机械学校毕业后,王维一直从事农机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农机技术员成长为一名农机高级工程师。作为凤翔县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王维为了广大农民的粮袋子 ,默默地奉献着。 梦想萌芽从情系农民开始
1964年9月,王维出生在凤翔县横水镇洛村一个普通农家,他从小目睹父辈肩挑背扛的耕作方式,深知体力劳动的艰辛,便产生了学农机的念头。从陕西省农业机械学校毕业后,王维就进入凤翔县农机学校 ,做起了一名农机基础课教师。“能为农民做点事,帮助农民早日过上好的生活是我人生最大的梦想!”王维说。
在凤翔县农机校工作的二十余年里,王维跑遍了全县200多个村子,上门入户做动员,下乡定点搞培训。上万户农民在王维的指导下,掌握了农机操作技术,忙碌在田间地头,很快成了村上的致富能手。1996年,王维担任农机校校长、党支部书记一职。利用西安技工学校在凤翔设立教学点,他进行联系 ,让1500多名农村孩子进学校学习机械加工、电气焊、烹饪、餐饮、数控机床等操作技术,按照就业协议外出务工,自主创业,每人年均工资收入达到了3万元以上。
梦想花开真情为民服务
肩负着重任,王维白天在课堂和田间两头跑,晚上把自己埋在如山的各种资料和书籍中,夜以继日地工作。2010年,王维调任凤翔县农技推广站主持工作,他深入百姓家中、地头,推广免耕玉米硬茬播种、土壤深松、秸秆捡拾打捆等技术。与此同时,王维积极推广实施田家庄镇、彪角镇等5个镇的千亿斤粮食项目田间机耕路建设经验。目前,已开通田间公路100公里!
梦想升级抱团奔“钱程”
在多年的农机工作中,王维深知只有合作社先进的经营模式 ,才能破解农业生产单打独斗的难题。2010年,王维率先发起成立了凤翔县雍兴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合作社,组织45台玉米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突破了玉米收获“瓶颈”,也让农机手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现在合作社按照作业大小分成,村民年收入达1万至8万元。”凤翔县恒丰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亚明说。短短几年时间,王维带领他的推广团队扎根一线,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2万亩;玉米机收16万亩,秸秆捡拾打捆、还田利用等51万亩,亩产增收节支344.9元,2140户农民从中受益。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