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优化服务确保71.4万搬迁群众生活幸福
(通讯员 夏远峰)我市自实施移民搬迁以来,紧紧围绕顺应规律、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一举多赢的工作思路,坚持统筹谋划,强力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累计完成移民搬迁安置18.87万户71.36万人,建成集中安置小区1000余个。当前,我市根据移民搬迁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及时调整思路,在全力抓好移民搬迁安置的同时,全面聚焦产业、兴业、就业问题,全力做好社区管理和服务,确保搬迁群众全面融入新环境、就业增收有保障、服务管理无盲区,不断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图为安康市镇坪县曾家镇和顺家园安置社区全景
促进融合,增强搬迁群众归属感。我市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创新举措,优化服务,不断促进搬迁群众与原居住群众的全面融合。要求吸纳有搬迁群众就业的企业要尽可能的为其提供服务和帮助,通过开展交流会、手拉手互助互学等活动,促进这部分人员全面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各学校要依托少先队、团委等组织,针对移民搬迁转入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关爱活动促进其全面融入新学校。各社区组织要为搬迁群众提供切实的服务,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解其之忧、帮其之困,全面促进搬迁群众与新环境的融合,不断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
落实就业,增强搬迁群众安全感。为化解群众对搬迁后经济收入的忧虑,我市按照优先谋划就业,同步推进搬迁的思路,全面实施先业后搬,落实有业安置。积极探索搬迁户+的运作模式,把发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与搬迁户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发展搬迁群众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引导经济组织与搬迁群众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因户施策,不断增强搬迁群众增收能力。同时,加大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力度,努力做到搬迁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资助、搬迁在册贫困大学生资助、搬迁家庭新增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搬迁家庭实用致富技术培训、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培训、搬迁家庭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再就业培训六个全覆盖,确保每户至少有1项致富产业、有1人稳定就业。搬迁群众就业有着落、生活有保障,内心的安全感得到全面提升。
服务管理,增强搬迁群众幸福感。我市全面推进迁出地管理林和地、迁入地管理房和人的工作举措,落实两证办理工作,确保搬迁群众在土地、林地、宅基地以及计生、医保等各方面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机构、落实社区管理人员和经费保障,使搬迁安置社区安全有人维护、卫生有人清洁,搬迁群众遇事有人管、遇困有人帮。社区管理机构通过聘请文艺专干对群众进行广场舞、扭秧歌等文化娱乐培训,定期组织开展社区文娱活动等形式丰富搬迁群众的文化生活。各级干部还针对三留守人员定期开展慰问帮扶活动,让外出务工家庭劳动力安心在外创业就业。
创业扶持,增强搬迁群众成就感。我市围绕旅游、富硒元素、水、农特产品等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扶持搬迁群众开办农家乐、商铺、运输、电商等,促使搬迁群众在由农民变为市民的同时,迅速转化为工人、店主和老板。同时,通过提供廉价厂房、资金扶持、技术指导、联络销售渠道等措施,引导扶持搬迁群众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兴业,在扩大就业岗位的同时,实现了盈利增收。搬迁群众普遍认为,实施移民搬迁后不仅就业创业有门路、收入有保障,而且很有幸福感和成就感。目前全市数千名搬迁群众通过开办工厂摇身变为企业老板和致富能人。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