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精准对标是关键 创新引领勇跨越
二论贯彻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大会精神
2017年,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入了决战决胜的关键年份。我们越是接近目标的实现,越容不得丝毫的侥幸、观望、麻痹和懈怠。树立创则必成的信心固然很重要,同样,拥有正确的理念、思路、方法和路径也很重要,因为这是我们胜利到达彼岸的舟和桥。
精准对标,是一条被我市创文实践证明了的重要工作经验。只有精准对标,瞅准主攻方向,才能找到创文的正确路径和方法,少走弯路,不走冤枉路。
精准对标对什么?就是对测评体系。新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涵盖3大板块、12个项目、90项内容、188条标准,条条标准都是硬杠子、准星头 。横向看,近两年全国各地市的测评结果分数咬得很紧,胜负仅在毫厘之间,任何一项指标不达标,都有可能导致功亏一篑。纵向比,我们还有差距,在短短的5个月有效工作时间内,我们要做好回头望,全力抓整改,着力补短板,查漏补缺,建立台账,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务必把工作抓细、抓实、抓小。
精准对标,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性质的指标,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优势指标,要持续巩固提升,放大优势,确保拿分,不能丢分;对短板指标,要主动精准发力,一个一个强化、一项一项赶超,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尤其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在短期内有明显改变;对扣分指标,要严抓细管强控,确保少减分、力争不扣分;对实行一票否决的硬性指标,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监管做在日常,决不能麻痹大意赌运气,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创新引领,是精准对标的深化和提升,特别是面对创造性的工作、难度大的任务时,更要积极探索,拓开新路,勇于跨越。创新引领的过程,就是打开思想阀门,摆脱惯性思维,运用创新理念寻求最优方法、最佳路径、最好效果的过程。
通过创新思维,开展智慧创文,这是解决难点、焦点的需要,干得好,可以把难点变特点、把焦点变亮点。我们要让互联网成为创建文明城市、培育文明风尚的重要载体,让原则要求变成有形、可操作的具体措施,让目标任务变成实在、能落地的工作项目,让文明的根系扎得更深更广,以思维之变促工作之活。
精准对标,创新引领,就是要坚决克服畏难不前、停滞等待、贻误战机的情况发生,勇于攻坚克难,勇于探索创新,真正走出一条具有咸阳实践特色的创文之路!本报评论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