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挽手出征攀书山——市作协编辑丛书近览
本报记者麻雪
春日,正是读书的好时节。沉浸在书香中,如鱼潜水,如鸟翔空,生命在欢唱,精神在成长……趁着美好的春光,不久前,宝鸡市作家协会推出了“黑蚂蚁丛书”第二辑,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包含我市四位作家李广汉、渭水、王宝存、田桥的小说、随笔、诗集等,为广大书友献上了可供品赏的新春“四瓣梅”。难怪在这套丛书的发行会现场,二百多名文友汇聚,场面火爆。
此情此景,让人深思。有人说,如今商品社会,文学已被打入“冷宫”;也有人说,文学依然神圣!且不去讨论究竟孰是孰非,让我们一起由“黑蚂蚁丛书”第二辑的出版溯流而上,看看市作协近年来编辑丛书的情况,看看宝鸡作家们如何挽手出征,攀登书山,由此以小见大,探寻文学的价值——“黑蚂蚁”们,集体发力勤奋笔耕
说起黑蚂蚁这种昆虫,人们再熟悉不过,它们总会让人感受到一种群体的、集体的力量。著名作家、编剧李广汉,其编剧的电视剧《情暖万家》曾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刚刚接任市作协主席的他,在提到“黑蚂蚁”丛书时,侃侃而谈:除了这种“集体的力量”,“黑蚂蚁”还可以断章取“艺”,将“黑蚂”谐音理解为“黑马”,寓意有作品收录在“黑蚂蚁”丛书中的作家们,此后能像一匹文坛“黑马”一样,取得意想不到的傲人成绩。
虽是玩笑,但是,李广汉的话不无道理。
早在2011年12月,市作协就举办了“黑蚂蚁丛书”第一辑的发行仪式,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宝鸡文坛一次集体“出征”,更为宝鸡文学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吹响了“集结号”。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忠实以及省作家协会还分别发来贺信。
这部丛书共包含我市12位作家的作品,分别为:景斌的《呼吸之间》、萧风的《灼伤的葵花》、白立的《一个被漠视的诗人》、黄默的《从时间中穿过》、白麟的《音画里的暗香》、范宗科的《在阳光的侧立面》六部诗歌集,李涛的《边走边看》、郭鉴明的《反骗导弹》、常崇信的《梦里江河》、严晓霞的《此情可待成追忆》、王红霞的《天若有情》五部散文集以及李喜林的一部小说集《映山红》。
如今,五年多过去了,第一批奋力笔锋的“黑蚂蚁”们,已经成为宝鸡文坛的中坚力量。尤其是白麟、李喜林等中青年作家,更是在这五年多时间里,取得了更加夺目的成绩。文学复苏,激励作家们写好书
“黑蚂蚁”丛书第一辑编辑出版后,市作协再次发力,推出了刚刚发行的第二辑丛书,有李广汉(笔名李君)的小说《送懒婆》、渭水的随笔集《以文会友》、王宝存的诗集《守望》、田桥的小说散文集《沿着渭河走》。谈到这两次丛书的发行情况,李广汉说道:“当下一些出版社,因为经济利益考虑,会更加愿意出版畅销的图书,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对于咱宝鸡本土一些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来说,虽然可以自费出书,但相对来说,有些创作者经济拮据,不具备这个能力。市作协就是出于这种考虑,甄选出成熟的作品,由作协和个人各出一部分资金,完成出版。”
其实,这套书的受欢迎程度,从第二辑的发行会现场便可见一斑。当天的发行会在市区万邦图书城举行,有二百多位文友参加,可谓是摩肩接踵,举袂成幕。一位来自凤翔的书友李丽告诉记者,她是周末来书城买书,恰好碰到这难得的机会,能与李广汉老师见上一面,曾经看过电视剧《情暖万家》,知道这是咱宝鸡作家写的剧本,这次能见到本人,还能买到他的新作,满心欢喜。
“一些作家出书难,的确是存在这个问题。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只要有好的作品就不怕没出路。当前也是一个文学复苏的时期,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之后,还有不少人愿意看书、读书,在文学中提升品位、净化心灵,这也在激励我们的作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符合人民群众阅读需求的作品来。”李广汉感慨道。
同时,他还谈道,两辑丛书都是在现任市作协名誉主席景斌主持市作协工作期间编辑的,他代表宝鸡的作家向景斌表示敬意。他表示,“黑蚂蚁”丛书将继续做下去,目前,第三辑丛书的编辑已经在筹备中。
回望60年,我们不断努力
去年四月,市文联、市作协编撰了《宝鸡文学60年》丛书,并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丛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3卷,从2014年开始编纂,历时一年半时间,由时任市作协主席景斌主编,副主席渭水、李广汉、李涛分别担任诗歌、小说、散文分卷主编。
李广汉说:“这是一套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宝鸡文学衍变和成长的优秀作品集,回顾了宝鸡文学走过的艰辛历程,展现了60多年来,宝鸡文学的辉煌成就。可以说,这是一套全方位展现宝鸡文学历史发展的书籍,具有志书的价值。”
在谈到这套书在宝鸡“文学史”上的价值时,李广汉说到一个有意义的小故事:莫伸的短篇小说《窗口》,1978年发表于《人民文学》,并获得了当年的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莫伸也因此成为宝鸡文坛第一位获得全国年度奖的作家。在宝鸡文学史滚滚向前的征程中,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当时,景斌联系到了莫伸,说要将这篇《窗口》收录其间。莫伸有些犹豫,考虑到这篇文章创作的时间距离现在太远,希望可以收录他的新近作品。景斌说,虽然时间久远了些,但这篇小说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这部书就是一部文学史类的书籍,最适合收录这篇文章。而且,小说中刻画的主人公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在当下更是值得提倡的。最后,莫伸老师赞同了意见,将这篇他的成名作收录其间。
这套书发行后,被众多文化人士、文学爱好者所珍藏,更成为对外宣传宝鸡文学的“窗口”。
李广汉还谈道,这三部丛书也是市作协工作发展中的三个里程碑,今后,还会推出一些成熟、有特色的丛书或作品集。例如,近几年,宝鸡女性作家在散文创作方面,成绩斐然,计划可以编纂此类文集,将特色打亮!
同时,李广汉还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市作协将设立“宝鸡文学奖”,将于今年年底举办首届评选活动,此后每两年一届,对各大类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评选,旨在选精拔萃,表彰具有理想品质和艺术精蕴的作品,激励本市才俊,以文学的事业理念和创作为宝鸡文化的繁荣贡献力量。相信这一举措,将会激发本土作家们的创作热情,推出更多优秀的图书。
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今天的宝鸡文坛告诉大家,书山的确有路,我们一起挽手出征攀高峰,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用实际行动证明,文学依然神圣!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