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长武精准施策巧做残疾人脱贫文章
(尚建华 特约记者 朱江博)针对农村残疾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等现状,近年来,长武县围绕精准二字做文章,不断探索开辟残疾人脱贫新途径,把突破的重点放在帮扶机制的转变上,把扶贫模式由输血式变为造血式,倾心打造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使残疾人一人一策成为精准扶贫的精髓,让残疾人也能赢得出彩的人生。
公司+农户 家门口实现脱贫梦。为解决无自主经营能力和无自主经营意愿的残疾人贫困户无法拔穷根的现状,使扶持资金真正成为残疾人贫困户的摇钱树,该县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在亭口镇陕西鑫响驴业公司和相公镇渭北天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长武县残疾人扶贫基地,通过残疾人贫困户扶持资金入股、公司合作社年终分红的形式,使残疾人贫困户受益增收,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美好梦想。两年来,该县多方争取配套资金160多万元,在全县筛选残疾人201户,每户扶持资金5000元作为股金,在每年获得红利的同时,所有入股残疾人贫困户满三年便可收回本金。目前,全县入股残疾人已收获分发红利共计40余万元。
一人一策 变被动受惠为主动服务。该县按照残疾程度和残疾人家庭实际情况,针对残疾人的不同类别、不同需求,在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为每名残疾人量身定做落实一人一策的发展和帮扶方案,整合政策、资金、技能培训等扶持政策,扶持有就业能力和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创业就业。亭口镇杨厂村65岁的张桂茸大娘身患残疾,无经济来源,县残联扶持5000元作为她的入股股金,入股渭北天源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每年向她分红600元的同时,还提供獭兔苗、防疫疫苗、养殖技术支持,并负责成品獭兔的收购,如今,张桂茸在县残联的帮助下盖起了兔舍,养殖獭兔100多只,收入殷实。
四位一体 帮扶济困缩距奔小康。该县通过完善基层残联组织网络、落实普惠和特惠政策、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入股分红特色扶贫等措施,形成了政策兜底、因地制宜、产业扶贫、个性化服务四位一体的残疾人帮扶解困新路子。2016年,该县为全县8234名持证残疾人建立电子档案,为1721户、1955名贫困残疾人建档立卡。开展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等培训2期,培训残疾人389人。完成脑瘫智障儿童矫治手术10例,安装假肢4例,发放轮椅、坐便椅、拐杖、助听器等各类辅助器具405件。全县享受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的残疾人5121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2092人,享受省市残疾人入户帮扶项目250人,享受贫困残疾人入股分红项目186人,全县115名有机动车辆的轻度残疾人享受每年260元的油料补贴,建成标准化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1个,建成市级盲人按摩示范店1 个、村级残疾人康复室2个。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