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紫阳:一把修脚刀的“蝴蝶效应”
(通讯员 黄志顺)3月27日,紫阳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的修脚师培训班里,学员坐得满满当当,来自西安市周至县的孙记虎三兄妹最引人注目。
该中心负责人贾学平说:培训班很多兄弟同班、夫妻同桌、姐妹同学。以前一个月开两个班,现在一个月开8个班,依然不能满足紫阳群众的培训需求。培训单位限于承载力,一般不接纳紫阳籍以外的学员,但是每月都有外县市乃至四川、云南、甘肃、内蒙等地的慕名而来。
十多年前,紫阳青年郑远元依靠一把修脚刀摆地摊维持生计。经过几年打拼,他有了自己的门店。至2007年,郑远元成立了陕西郑远元专业修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成为紫阳修脚第一人,带动紫阳县的一帮农民兄弟蹚上了修脚创业之路。
紫阳县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大巴山地貌,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比重大,每年有近10万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人往哪里去、钱从何处来?修脚产业为紫阳县贫困群众换穷业、拔穷根做出了成功探索。紫阳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采取了龙头企业+政府推动+脱贫群众的工作机制,实行包吃包住包安置、免学费免日用品费、补助交通费、稳就业稳收入三包两免一补两稳系列优惠政策,以贫困家庭劳动力为主要培训对象,向郑远元公司等修脚企业输送员工,形成了技能扶贫的紫阳模式。近三年来,紫阳县累计举办修脚师培训130期,培训学员1.1万人。
高桥镇铁佛村57岁的胡光云早年丧偶,因家贫一直未能再娶,儿子胡先伍30多岁还没成亲。父子俩通过参加修脚师培训后实现就业,全家当年脱贫,父子俩先后结婚安家。目前紫阳县有1.5万人从事修脚行业,开办修脚店2000余家,修脚师月工资稳定在4000元以上,年薪50至100万元的达30余人。全县通过修脚产业年创收6亿元,带动3万余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县委书记赵立根表示,紫阳县将着力打造全国首个修脚产业大县,预计十三五末修脚养生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开办修脚店5000家,实现年产值40亿元。
蝴蝶拍拍翅膀,可能引发千里之外的一场龙卷风。凭借一把修脚刀劈开脱贫路的紫阳模式,其蝴蝶效应正在西部地区逐渐显现。
在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区和西部省份部分区域,地理地貌、农村经济结构、劳动就业现状等与紫阳县有相似之处,紫阳模式正成为他们技能扶贫的参考样本。2016年7月,紫阳模式在安康市进行推广。同时,甘肃、内蒙等地政府部门专程到紫阳考察,扶风、旬阳、岚皋、白河四个县办起了修脚足疗技能培训班。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