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诗歌的人文精神与思想内核——读白立诗集《诗歌的普及》有感
◎渭水
白立在诗坛浪迹三十年之久,以往读的多,写的少。近年来写的多了,时有精彩篇章,令人双眼一亮,又接连出了几本诗集,可谓厚积而薄发。
可以说,白立是宝鸡诗歌界同仁中一个异类,其鲜明的个性表现在敢想敢写。正如秦巴子所言:白立的诗放得开,写得狠!诗风狂放自然,随心所欲,而不拘小节。透过诗人坦露事物的抒情表层,能够洞悉到其诗歌所具有的博大的人文精神与深邃的思想内核,凸现出强烈的社会性、现实性、深刻性特质,所具有的民族忧患意识、公民意识,是其诗学探索的主流趋向与显著品质。
细细捧读白立刚刚出版的诗集《诗歌的普及》,多姿多彩的生活阅历,凸现出诗人追求人生本真的感悟。纵观《诞生》《我是一个被漠视的诗人》《我是一个庸常的诗人》《工厂的回忆》等诗,白立面对现实,诗之苦恋情结,无不打动钟爱缪斯之读者。
“寂静的暗夜 /笔尖在纸上划过 /指尖在键盘敲过……我是否找到自己 /或许,我会在 /诞生的文字中诞生”孤独中倾诉着呕心沥血的感悟。
“我写的诗虽然:没多少人知道 /但却存在着 /像水蒸气,蒸发着 /进入轻蔑和喧哗的一片虚空 /……没有丝毫的生命意义 /只有巨大的我的生命的尊爱……”诗人在物欲岁月的迷失中,张扬着精神的永恒信奉。诗人奋然疾呼:“一支唯利是图的笔下 /产生不了任何伟大的诗篇”!
而《梦境:满目皆李白》《在书店里散步》《恍惚在首尔》《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所构筑的诗歌语境,可亲可近,妙趣横生,富于独特的意象场景。
“梦中的江油 /诗仙大道两边 /一排排大树上 /颗颗都是长袍美髯的李白 /……我仰止观望 /目不暇接 /低头再看自己 /像个小矮人”现实与古典与梦幻,交织出悠远的呼唤。“我经常迈动双腿 /在书房里散步 /有时我会堕入沉思 /…… /我觉得在书房里若坐着不动 /思想便会处于沉睡状态……”诗海无涯,甘苦寸心知。“诗人团出国的前两日 /母亲突发脑梗/住院后,经过抢救治疗 /医生宣布 : 偏瘫 /从此丧失自理能力 /到了首尔 /我尽量在诗人们面前装作无事 /毕竟心里有事 /神情时常恍惚 /…… /在恍惚中心里一阵酸楚 /一阵潮湿”时下,诗坛流行一种虚无空洞的符号化诗风,似乎远离了现实,远离了人间烟火,便超越了时空,超越了世俗,成为经典。白立的诗擅长于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真善美的形影,将诗之魂魄植入崇尚人格品质的不朽根脉,让浓浓的人间亲情与爱心常驻。
白而不白是新诗的最高境界。白立的诗汲取新口语诗的表述形态,于娓娓道来的神韵,让读者分享新诗的魅力。其结构,颇具生动的叙事性与跳跃的抒情性。从而,使诗洋溢着弹跳的音律和无限的张力。
白立的诗入木三分地反映着时代变革中的人生百态。其中《失败之书,一语成谶》《口头约稿》等诗,对当代文人的灵魂拷问,淋漓尽致,其无法挣脱的文坛窘迫感,令人扼腕痛惜。“人本是碎片 /如果失去了他原有的信仰和世界观 /就不再把世界 /看作一个整体”拒绝碎片化的生存空间,诗人是最早的觉醒者。“人人都渴望荣誉 /可谁知道荣誉的最高境界 /就是你已远离了一个江湖 /这个江湖却仍在传说着你”格言式的截句,活化出精辟的注释。“我们渴望平静 /意味着现实很骚乱 /我们渴望自由 /表明了现实很束缚”寥寥数语,意味深长。
诗集《碎片集》中警句如珠,精湛凝练,思绪宽广,视角新奇,表现出白立在诗歌艺术探索中多方位追求的特色。
白立正处于人生中成熟的黄金岁月,几十年博览群书的丰厚积累、几十年在新诗之路的探索实践、几十年始终恪守的独立创作立场、几十年不懈追寻的新诗变革观念,注定了这位年富力强的诗人,必将奉献出具有博大人文精神与深邃思想内核的重量级诗篇!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