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春茶知多少
本报记者 朱媛媛
清明前夕,又到了新茶上市的时候。俗话说“明前茶贵如金”,由于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品质好,得到许多市民的喜爱。但受近段时间天气影响,今年茶叶开采的工作稍微延后,少量上市的新茶更是格外“金贵”。眼下市场上却有许多打着春茶旗子的茶在混淆视听,如果你眼不够尖,嘴不够刁,难免会买到以旧翻新、以次充好的陈年茶叶。以次充好难区分
四季均可采茶,但按滋味等级划分,春茶最好。春茶,是茶树在越冬后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茶芽经过一冬的休眠和养分积累,有机物质充足,加之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使得春季茶芽肥硕,内含物质丰富,它的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尤其是头春茶,蕴含了整个春天的精华部分。走进汉中的春天,高山上错落有致的茶树与房前屋后金灿灿的油菜花共同组成了最美的色彩。汉中仙毫作为绿茶中的精品,不少茶客都惦记着它的味道。在午后泡一杯仙毫,闻着绿茶的清香,看着一颗颗倒立于杯中的茶叶,来一段优雅的音乐,是最惬意的时光。
然而,最近想要买到货真价实的春茶却是不容易的,稍不注意,也许就会买到陈茶或者翻新茶。本该打折销售的陈茶却卖到了新茶的价格,这些行为真的存在吗?3月29日,记者走访我市一些茶叶市场,发现不少茶行已挂出“春茶上市”的招牌。采访发现,同一种新茶的价格悬殊较大,每50克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同品种、同档次、同类别的茶叶,价格为何会相差如此之大?经营茶叶生意多年的王女士坦言,每年都有卖不完的茶叶,一般都冷冻收藏,来年再卖。在她看来,市场上有些“新茶”名不副实,实际上是将陈茶和新茶掺和起来卖。汉台区虎桥路某茶叶专卖店的李老板提醒说,有些不良商家会让顾客品尝新茶,装包时却拿出陈茶替换,或掺入陈茶。
他解释道,陈茶也能喝,只不过喝不出新茶的新鲜感,但并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健康上的伤害。但翻新茶可能需要工业颜料和香精,这种卖相极佳的“春茶”,无疑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挑选新茶需辨“形色味”
记者从市茶业办了解到,目前,我市各县区都悉数开始采摘茶叶,预计今年会有120吨春茶。茶叶专家提醒市民,选购时一定要从形、色、味几方面来鉴别优劣。看色泽:看外观和颜色,新茶外观新鲜油润,色泽呈嫩绿或翠绿,条索匀称,表面有光泽;而陈茶色泽枯暗不润,汤色发黄甚至开始变红,叶底黄暗不舒展。
尝滋味:新茶滋味鲜爽、甘醇;陈茶滋味淡薄,鲜爽味减弱甚至没有。
闻香气:开水浇进杯中,茶叶在水中旋转舒展。这时把鼻尖凑在杯口,轻轻一嗅,也能辨别新茶与陈茶。新茶能明显感到一股清香,相比之下陈茶就有明显的“陈味”。
多泡、久泡:这种方法是最有效的。刚开始开水冲下去,新茶、陈茶不会有明显区别,都能显出淡淡的黄绿色。但过了一会,陈茶的茶汤开始泛黄,再过一会就会变深发红。而新茶没有明显的变化。多泡一会儿,陈茶就能现形。
汉中仙毫和外地茶也有一定的鉴别方法:
外形:汉中仙毫芽头肥壮、微扁,颜色黄绿,略显毫;外地茶大多芽头瘦长,欠扁,色泽翠绿,不显毫。
香气:汉中仙毫具有清香或栗香;外地茶香气低,大多青草味明显。
汤色:汉中仙毫汤色黄绿明亮;外地茶汤色翠绿。
滋味:汉中仙毫滋味鲜醇,回甘;外地茶滋味略有苦涩味。
耐泡程度:汉中仙毫叶片厚、实沉,冲泡时很快就会沉入杯底,耐泡;外地茶大多叶薄、漂浮,沉入杯底速度较慢,不耐泡。
春茶饮用不宜过多
春茶味虽美,茶客们却不能贪杯。据业内人士介绍,春茶鲜爽,但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较高,易使神经系统持续兴奋,进而可能导致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身体不适的情况,因此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谨慎用茶。此外,刚制好的明前茶建议大家不要马上喝。茶性本寒,而新制的绿茶却“火”气十足,如此“冷热交替”,喝了后自然伤胃伤身。所以需要放置一两周使茶性趋于稳定。经过适当的存放,不仅可以去掉“火”味,而且还可以降低干茶的水分,色绿汤清,香高味醇。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