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石鼓之乡说石鼓 杨权良

2017-04-10 18:35  宝鸡日报  字号:T|T

“石鼓无声惊天地,籀字有范铭春秋”,说的是石鼓文的故事。

初唐时期,宝鸡出土十面刻字鼓形巨石。大小不一,平均高约3尺,直径2尺。每石刻四言古诗一首。文字古奥,共计718字。石鼓出土后,流离失所,屡经磨难。至宋代欧阳修所见,仅存465字。现在只有日本所存原天一阁本字数较多,但也只有462字。石鼓原物,现存故宫博物院。其中马荐鼓,一字无存。

石鼓诗风系《诗经》中的“国风”风格。韩愈称其文字鸾翔凤翥、珊瑚碧树,字体不类隶与蝌。该字体因为与周宣王时太史籀所改定的文字相近,故又称“籀文”。

石鼓问世,石破天惊,朝野震动。一时间,注家风起,拓片千金。韩愈、韦应物等诗文大家都有诗文记其事,序其字,言其文,状其妙。从石鼓出土之日起,直至今日,人们对它的认识和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初唐、北宋和晚清民国,形成三个研究高峰。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期,康有为、王国维、郭沫若、马叙伦、吴昌硕、杨沂孙,纷纷介入,各抒己见,其余波至今不息,争论仍在继续。在争论之中,形成堪与“甲骨学”“敦煌学”“红学”相比肩的“石鼓学”。仅石鼓年代就有周秦汉晋四朝之多,涉及的国君达15至20人之多。

在石鼓学中,人们常常引用政治家、思想家、书法家康有为先生对石鼓文的评价。作为书法家的康有为,桃李满天下。他是沙孟海、徐悲鸿、刘海粟的授业老师。他在书法经典《广艺舟双楫》中这样说石鼓文:“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截,自有奇采。体稍方扁,统观虫籀,气体相近。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

(作者系宝鸡教育学院教育学、管理学教授,宝鸡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建行宝鸡分行:快贷产品受追捧

    2017-04-10 18:04阅读

    【咸阳】旬邑“三个围绕”发力2017供给侧改革

    2017-04-10 12:03阅读

    铜川市深化供给侧改革助推房地产去库存

    2017-04-10 08:12阅读

    【商洛】柞水暂缓任用“考廉”不合格者

    2017-04-08 10:10阅读

    【延安】11家外国驻华媒体和国外华文媒体记者来延考察采访

    2017-04-07 14:02阅读

    宝鸡被确定为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市 全国仅 15个县 (市) 入选

    2017-04-06 22:31阅读

    2017年专升本考试将于4月8日进行

    2017-04-06 11:1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