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安康有位两袖清风的另类院长(2)
邬一波深入基层调研 (网络配图)
面对邬一波,我突然在想,一个刑事法官的一生,如果没有宣告无罪的案件,可能不应该称为优秀吧?可是,邬一波审理的案件竟然能够呈报到最高法院并且得到首肯?
这样的人当了院长一定不会产生佘祥林、呼格、聂树斌那样的冤案,尽管检察院那样起诉了,但是,法律的底线不能突破、法律的尊严不能被蹂躏,否则,地下就会多了不少冤魂,人间就会多了不少上访者辛酸的泪水,多了咒骂和怨恨
审理了大案、疑案,有人一定会认为邬一波受了贿滥用了权,究其实他连当事人的一支烟也没有抽过,因为好多人想请他出来,他一不喝酒、二不打牌,别人尴尬,他也浪费了时间,所以,没有人请他。
我这样写读者一定会认为我在说假话,因为这是个秦桧也会说我是忠臣的时代、蒲志高自称自己从没有背叛过组织、贪污犯说我是人民优秀的儿子,谎话已经登峰造极了,因为当代的语言已经被玷污和羞辱了。
可是,我在和一个被邬一波审理并宣告无罪的人同桌喝酒时,他问我认识邬一波吧?为了听到真话,我借着酒精的掩护故意说不认识。他说,我也不认识,就是开庭见过一面。我说他给你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没有冤你啊!听到这话,我看见他的眼里噙着泪花说,他连我一口水都没有喝过、一支烟都没有抽过,这样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记者不报道?你们作家也不宣传呢?也就在那一刻,我萌生了为邬一波写文章的念头。
正因为如此,邬一波的业余时间就在写论文、学英语和打太极拳中度过了。作为法院院长,他迄今发表了二十多篇关于司法改革和探索审判方式的论文和调研报告,其勤奋程度是罕见的,更为罕见的是其中的一些观点已经被2012年的刑诉法和反家庭暴力法所采纳。
这样,就有了他在2011年6月12月份,参加国际司法桥梁和陕西省律协举办的量刑规范化和非法证据排除与陕西省刑事辩护律师能力培训研讨会。在这里,他担任专家演讲和点评,并于当年12月17日,受西北政法大学证据法研究所邀请,参加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亚美法研究所与西北政法大学共同举办的中美重罪案件量刑程序比较研讨会。
在会上,他介绍了汉滨区法院刑事审判三段三审制,将量刑作为一个程序进行辩论和探索人民陪审团制度的经验,现场解答中外专家学者的质疑询问,还不时的来两句英语,使现场的人员震惊,纷纷给他竖起了大拇指!2012年12月24日,当他再次到同一地方参加刑事侦查程序比较研讨会并代表中方全面展示庭前会议制度和非法证据排除的模拟庭审,再次对中外专家学者现场提问发表意见,同样受到高度评价。更为令人赞叹的是,在现场的答疑中,翻译前中国人笑了,翻译后外国人笑了,高度评价是自然的
当然,这些中外专家学者还不知道他在院长这个职位上,探索改革,主动承担人民陪审团试点法院,有谁知道陪审员与陪审团,这一字之差是天上人间之差,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呢?
因为稍有良知的人都可以看出来,三到七年、十年到死刑,其量刑的随意性有多大?贪污百万的死刑、贪污亿万的活着,贪污数十万的十年、贪污数千万的十年,然后,我们到处听到的声音都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我曾经在长篇小说《法无定法一个女律师的自述》中给法律做了这样的评价:以事实为依据事实可有可无、以法律为准绳绳子可长可短,横额为事实是求。一切取决于审理法官的认识,取决于所谓的审委会,试问,审委会的人员审理该案件了吗?了解该案件的详情吗?还不是听审理法官的汇报?所以,中国的冤假错案多。而冤假错案多了又怎么样呢?除了打压以外,又是接防、截访、维稳、赔偿
面对立法的腐败、面对中国式法律,当事人出了事不是看自己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违了什么法?而是首先找人疏通关系,用权、钱、关系摆平。
这样的法律,让一些手握权柄的人物左右逢源、贪污和腐败得心应手,让法官、律师、当事人无比愤怒和痛苦。但是,你痛苦你的,与他人何干?而真正的公平和正义只有靠法官、庭长、院长的道德水准和良知来约束,邬一波就属于后者,一个用道德和良知来约束自己的人。在我和他的几次聊天中,我对眼下的法律嘲笑和批评,并自嘲的说了我在长篇小说中创作对法律评价的对联。他听后义正言辞的说,傅作家,每个人要对法律存敬畏之心。我说,你是院长,你敬畏法律,我是平民,我也敬畏法律。可是,不公的法律我怎么敬畏呀?于是,我数说了新闻上报道的一些刑事大案,贪污数百万毙了而贪污数千万甚至数亿元的活着,询问他判决的理由,他嘿嘿一笑后,也能给我讲出一套一套的理论,但是,我认为他的辩解是强词而不夺理
我知道,他是安康市法院系统的唯一省级审判业务专家、安康法院系统唯一的安康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以及三级高级法官、三级心理咨询师、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市法学会常务理事、市武协常务理事、市作协会员、甚至在2016年冬的安康市武术比赛中获得个人传统拳一等奖
这些头衔和荣誉在我看来都不足以和他不打牌、不喝酒令人敬佩,因为他身处陕南。陕南的民俗是越是相好的朋友,越是要把人灌醉,你不喝酒,事情就办不成。你不喝酒,对方会说你瞧不起他、心中没有他。民谣说,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还有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再说了,你不去打牌,你去学英语、去写论文、去练那些中华武术,在这些人的眼中,你就是不合群、不入流,你甚至没有广泛的社交和朋友圈子,你想要办的事情就办不成。但是,他在法院全院大会上公开讲,也在小范围内私下讲:如果说我为你们做了一点什么,你想感激我,那你要从三个方面来感激。一是更加努力地工作;二是与我同在一个小环境里不要抽烟;三是和我个人交流时请讲普通话。众人愕然后,随之哈哈大笑。
这样,虽然周围皆醉你独醒了,可是,你就不讨人喜欢,甚至少了好多朋友,你就成了另类。
当然,这样的另类人物在文明的社会背景下,是会走俏的、走红的、甚至被人尊崇的。但是,邬一波所处的陕南,是个多元化文化和移民杂居的群体地域,好多人既不信奉马列、也不信奉神灵;既不敬畏苍天、也不敬畏法律;眼里只有牌和酒,心中只有权和钱。政府官员如此,当事人如此,法官亦不少见。因为法院也不是个与社会剥离的机关
更为令人钦佩的是他在离安康市近百公里的石泉县当法院院长的时候,从来不让院里的公车接送,而是自己乘公交,竟然早在中央倡导节约之前十来年。接待上级领导和朋友就在法院的食堂里吃自助餐,这样当然文明了,但是,也不排除落寞和冷淡的意思,因为,大家都在用公款大吃大喝,都在用公车接送亲朋好友,你不大吃大喝,不用公车为己服务和做人情,不是瞧不起领导和朋友吗?为此,还落下个铁公鸡的诨名。在那个不吃白不吃、不用白不用的年代,你即使举世皆浊我独清又能够怎么样呢?
这样,注定邬一波是孤独的,是被世俗的生活排除在外的,可是,这样的人物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因为,权力的外表下是一颗清洁孤独的灵魂在寻求司法的公正中不停的奔走
(作者现供职于陕西安康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康地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陕南文学报》主 编,兼职律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