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安康有位两袖清风的另类院长
核心提示:邬一波,五十岁的样子,目前担任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法院的院长。这个从21岁在警察行业工作了五年的人,从走进法院担任书记员起到当了十五年的院长。作为院长,尤其是从书记员做起的院长,民法、刑法、行政法规,他都熟记于心。他在审理刑事案件的时候,我听他的一个朋友说,他是从不提前看卷的
邬一波在安康市汉滨区人代会上发言 (网络配图)
作者:傅世存
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位眉目清秀、高挑的个儿、胖瘦适中、长方形的脸庞、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的男人。在眼下这个好酒好赌的时代,你见过这样的男人吗?如果没有,咱们就随着作者的笔锋一同走近这个男人,并走进其心灵的视野
这个人叫邬一波,五十岁的样子,目前担任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法院的院长。这个从21岁在警察行业工作了五年的人,从走进法院担任书记员起到当了十五年的院长,其人生的履历无疑是非常丰富的。这个丰富指的是见闻了无数的稀奇古怪、因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究其实好多大林子是什么鸟也没有的,倒是应了那句俗语,人上百口,乌龟王八都有。作为院长,尤其是从书记员做起的院长,民法、刑法、行政法规,他都熟记于心。
当然了,改革开放后,国家颁布了数千部的法律法规,他不可能全部了然于心,但是,他在审理刑事案件的时候,我听他的一个朋友说,他是从不提前看卷的
这话听的我一愣一愣的,我业余代理案件二十余年,还没有听说过哪个法官开庭前不看卷的,尤其是刑事案件。
可是,作为院长的邬一波竟然不提前看卷?谁信啊?
但是,在我和一波交流的时候,他说他的确不提前看卷。他说如果提前看卷了,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意念,这样的意念对审理案件不利,容易偏颇。他说在开庭审理的时候,非常注意倾听公诉机关的意见和辩护人的意见,因为控辩双方对该案件的研究肯定已经非常清晰明了了,所以在开庭审理的时候,他除了注意倾听以外,就是快速的记录下案件的疑点、难点、焦点、并以此把握定罪量刑的尺度。
我从他提交给陕西省法学会和省法官协会征文《试谈在刑事辩护中的知识运用》中了解到这么一个案件
那个时间他在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担任副庭长,对公诉机关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起诉的一个刑事案件,他在审理的时候经过控辩双方质证认证,认为涉案人系正当防卫。当然在1998年他的判决意见不能得到顺利通过,颇费周折后,审委会将此案呈报省高院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最终,最高人民法院同意了他的意见。这在当年,得了?由于他做人低调,没有宣传、更没有炒作,认为只是主持了公平、还原了事实真相,可是,如果判处死刑了怎么样呢?大不了是呼格的再现,让当事人的亲属不断的申诉、上访、让有良知的记者不断的呼吁才使地下的冤魂得以昭雪,而制造冤案者还不是逍遥自在?
2010年1月,他到任汉滨法院的第四天就开庭审理了一起持刀致一行抢人死亡的案件,也认定是正当防卫。案后,电视台闻讯采访当事人时,那人一脸喜色说:我当时就知道求了,不是死刑就是无期,法院说我是正当防卫,把我放了!事后,邬一波把这个案件写成纪实小说《面对犯罪 奋起防卫记一件真实的案例》。
由此,可见其才华和涉猎氛围。
2013年,汉滨区检察院以挪用资金罪逮捕了汉滨区一企业的法人彭世明,在取保候审和反复逮捕的前提下,经过法院审理,宣告彭世明无罪。此案经过媒体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检察院的错误逮捕,给当事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直接的和间接的将过亿元
这种天价的灾难,使当事人痛不欲生,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由此导致的其他后果更是简短的文字难以描述的,因为制造冤案者并没有受到司法追责,而理论上是要受到追责的,可是,现实与理论往往脱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