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来宝寻访先辈足迹艾黎亲友团
4月15日下午,市区长乐塬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新西兰艾黎亲友访问团,他们不远万里来到宝鸡,寻访先辈路易·艾黎在宝鸡工合组织工作的足迹。访问团通过参观与先辈工作和生活关系紧密的“窑洞工场”(见下图),表达对先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之情,受到宝鸡人民的热情欢迎。
1938年8月,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在中共驻武汉代表团领导人秦邦宪帮助下,促成武汉64家企业迁至陕西。其中15家企业迁到宝鸡斗鸡台陈仓峪下(长乐塬)。国际友人艾黎、斯诺还在宝鸡成立了中国工合第一个地区性办事机构——西北地区办事处。西迁的15家企业中,有荣氏申新公司第四纱厂和福新公司第五面粉厂。这些企业不仅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保存了一批十分珍贵的工业资源,也奠定了西北和宝鸡工业的基础。为抵御日军空袭,1939年底,在艾黎建议下,荣氏申新纱厂建成窑洞24孔,并有6条横洞贯通连接,被称为“第二纺纱工场”,在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下,仍坚持生产,保障了抗战所需的物资供给,为中国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今年是艾黎诞辰120周年、来华工作90周年、逝世30周年。在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副主席荣大伟先生的组织协调下,艾黎家族22人组成的亲友访问团来到宝鸡。当亲友访问团进入窑洞工场后,听了中国工合国际委员冯驱的讲解,无不为先辈当年的伟大壮举而震撼,路易·艾黎的侄子毛里斯·艾黎说:“我之前很早就听说过这个窑洞工场,只是没有机会来,今天亲眼见到,没想到它这么大,这里是艾黎工作的证明,也是中新两国友谊的见证。” 本报记者王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