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红色历史启迪人心 文化体验陶冶情操走进秦岭花谷 发现红色凤县活动完美收官
荡气回肠的历史涤荡人心,激情四射的发展鼓舞斗志。4月20日、21日,由本报和凤县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的“走进秦岭花谷,发现红色凤县”活动,以丰富的内容设置、启迪人心的布局安排,实现了完美收官,中省文化名人及陕甘川宁十六家地市党报领导全程参与,感受红色文化,收获沉甸甸的记忆,此次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两天来,国内及我省著名作家、书画家、摄影家,陕甘川宁十六家地市党报领导等,参观了凤县革命纪念馆,第一次看到陈列丰富的史料和实物,大家对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感到震撼;参观了凤县“工合组织”旧址纪念馆,了解国际工合组织在抗战期间作出的贡献,对英国记者乔治·何克和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的事迹感到钦佩;在灵官峡铁路遗址公园,伴着广播里传来杜鹏程《夜走灵官峡》的文章,人们静静体会1954年宝成铁路建设者穿山凿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当大家在“贾平凹邀您共读书”名家经典诵读会的现场,聆听朗诵艺术家满怀深情朗诵周明的《走近柏杨》、王宗仁的《藏羚羊跪拜》、红孩的《东渡东渡》及吕向阳的《深秋到凤县看红叶》等名篇佳作时,红色文化浸入书香生活,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为了充分挖掘和发扬红色文化,宝鸡日报和凤县县委、县政府以实际行动,为本次活动做足了充分准备,使得两天来的活动震撼人心。著名作家周明认为,本次活动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意义深远,希望以后有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汲取红色文化的营养,坚定我们崇高的价值取向、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著名作家红孩表示,这次了解到“两当兵变”的历史,被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精神再次感染,为下一步文学创作带来了无限能量和坚定的信念。中卫日报社总编辑段鹏举对本报组织的这次活动赞不绝口,他认为,党报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发声,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在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上,就应该勇挑重担。
本次活动在宝鸡日报新媒体上同程直播,也收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几位网友在网络上留言表示:希望宝鸡日报挖掘好本土文化资源,让宝鸡成为备受关注的精神沃土。本报记者魏薇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