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汉中】让健康之光照耀贫困群众心田

2017-04-28 12:16  汉中日报  字号:T|T

本报特约记者 黄娟

17名省级医疗专家、40名县级专家,在海拔1900多米的大巴山中穿行12天,走遍镇巴县20个镇(办)183个村(社区)996个村民小组,为山里贫困群众体检4521人次,签约家庭医生服务6610份,最多的时候1名医生一周拍胸片1000多张。这一组数据是近期镇巴县开展的健康扶贫送医下乡体检活动的缩影。

“到山里去,扶贫扶人,治病治根”

该县地处巴山深处,因病致贫、返贫成为横亘在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扶贫先扶人,人健康了,一切才有可能。该县成立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强化组织、明确责任,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卯足劲战胜“拦路虎”。组织人员到深山最偏远处去,现场检查确诊病因、病种,将因病致贫、返贫对象精准到户、到人、到病,建档立卡,再根据体检结果制定一对一治疗措施,对大病患者集中治疗一批、慢病患者签约服务一批、重症患者兜底保障一批。

该县卫计局通过“三精准”已识别出4171户、5549位因病返贫人员和计生特殊家庭成员,开专题会,制定“镇巴县健康扶贫体检实施方案”,聘请西安交大一附院博士研究生、省肿瘤医院专家共17名,其中10名下乡跑全程;选派县级医务人员40名组成5个工作组。4月10日开始,一场覆盖全县、延伸至大山深处每道褶皱的健康扶贫送医下乡体检活动逐镇展开。

“专家受点苦,群众少跑路”

4月9日下午,天雨,雾大,能见度不足20米,湿滑盘山路上,5个专家组冒雨提前奔赴各镇扶贫点。

4月10日早上,雨还在下,虽是初春,山里空气仍然湿而冷,风里夹杂着油菜花的清香。

听说省、县医疗专家要来免费体检,村民们不顾山路泥泞,老早便扶老携幼冒着冷雨前来,聚集在平安镇中心卫生院等候。

8时整,体检开始。

“大爷,你哪里不舒服?”“咳嗽、痰多。”胸片显示:肺气肿。

“大娘,你怎么了?”“头晕、没力气。”一测,高血压。

“大哥,你的脸怎么这么黄?”“不想吃饭、没胃口。”抽血化验,原来是肝炎。

还有一位大妈,只喊腰腿疼,拍片下来一看,腰椎间盘突出。

如此,登记、问诊、听诊、抽血、测血压……专家们一刻不停地忙活着。

在山的另一边,另外4个专家组也分别奔赴各镇。

渔渡镇89岁的老人胡代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受过7次伤,老伴严重心衰,看到省上专家到他家来为老伴体检,他激动不已,不停地说党的政策好!

仁村镇,一个姓郝的男孩,20岁了,不会说话,不能走路,一岁多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在外打工,从小靠爷爷奶奶喂饭活到现在。4月18日,体检队到他家上门体检。

还是仁村镇,一名男子受伤瘫痪多年,当天,年过花甲的老父亲背着这位30多岁的儿子来体检。

盐场镇,一名坐轮椅的老太太由家人推着赶来体检。

……

在大巴山的褶皱里,这些平时进县城做一次全面体检,连吃带住得花掉小半年收入,就算得了要命的病也不一定去得了市、省等大医院的贫困群众,起早、冒雨、赶山路来到专家面前,以一种近乎虔诚的仪式感,做一次检查、等一个结果、求一份心安,就像得到一次对病痛恐惧感和无力感的“清洗”。

下午5时许的平安镇,雨已停,彩虹染红山坳。检查完前来的群众,专家组带着心电、B超等设备来到行动不便的两河村村民刘祥宝家中。30岁的刘祥宝13年前在外地煤矿出了事,颈椎骨折、高位截瘫。村上帮忙解决了3间特困户安置房,低保、独生子女计生奖励、五保供养,凡是符合条件的优惠政策,他们都享受着。专家为刘祥宝做完检查,他目光里闪跃着希望之光。

“心到、眼到、手到、情到”

“大爷,饿了吧,来,喝瓶酸奶,吃个刚出锅的馍,先垫垫底再去做下一项检查。”

“谢谢,谢谢,你们太贴心了,现在的政策真好啊!”

在小洋、青水、三元、兴隆等镇,每一位刚抽完血、做完B超的体检者,工作人员就会赶紧为其送上食品。

这次体检最感人的莫过于各镇党委、政府和卫生院的“贴心服务”。担心群众空腹体检饿着,各镇都准备了“爱心餐”;担心他们路途劳累,想尽办法解决交通问题。小洋镇租了3辆大巴车接送,青水镇为较远的大竹、仁和村完成体检的群众发放50元生活补助费,兴隆镇给每位发放20元乘车补贴。大池镇因修路交通暂堵,镇人大主席和干部开着3辆越野车在简池到池洋的便道路接送……

“一张体检单后面,必须跟五张报告单,少一张都不准下结论。”每个体检专家组长都这样要求小组成员。本次体检共5个项目:血、尿常规、生化仪器、心电图、胸片。为提高体检精密度,每个组都带着全自动生化仪、电子阴道镜等农村相对少见的仪器。

有的项目需要空腹,有的仪器一次只能一人须排队等候,为让群众少等,各小组医务人员都是一坐半天、错过饭点仍坚守岗位,直到每一位群众完成各项检查,才拖着疲惫的双脚去休息间喝一口水,吃一口饭,上一次卫生间。一位DR拍摄X片的医生,最多的时候一天拍片200张,一周1000多张。

薛彦博是第五体检组成员,西安交大心血管内科博士生。平时在医院找她看病都要挂专家号排队,这次她却摇身一变成了走村串乡的“赤脚医生”,她在巴山镇与同志们一道进村入户,学着镇巴方言跟患者讲解病情,进山11天,她共听诊800余名患者,每天听诊达150人次。

4月21日,5个医疗小组在20个镇(办)的健康扶贫体检全面结束。总结会上,听完各组汇报,该县卫计局局长走下主席台,对满座的医疗专家深深鞠躬,说:“这次体检,你们做到了心到、眼到、手到、情到,我代表群众感谢你们!但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健康体检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打赢健康扶贫后续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商洛】商洛市开展脱贫攻坚示范村和农村集体经济创建试点工作

    2017-04-28 10:25阅读

    【铜川】男子乘车昏迷 警民携手救助

    2017-04-28 08:16阅读

    西安旅游职业中专“花之吻美容学员培训班” 培训圆满结业

    2017-04-27 16:04阅读

    【铜川】铜川:严格审查程序逐一排查 扎实做细精准识别

    2017-04-27 08:13阅读

    【咸阳】高速公路爆胎翻车 民警火速排除隐患

    2017-04-26 14:01阅读

    西安市教育局对曲江一中进行安全大检查

    2017-04-25 19:33阅读

    【安康】旬阳男子错用堂弟身份信息 一用就是八年

    2017-04-25 12: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