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天汉文化公园游记
屈天智
“五一”假日,驱车到位于梁山脚下、龙岗桥畔的天汉文化公园游览。步入园区,如许的春光里,汉水之滨景色如画,令人耳目一新。这座园林,是依托原来江堤、坡地、滩涂的地势而建。人工与自然力合手创造的景点,锦布绣般沿曲折的江岸迤逦,阐释着天人合一的人文理念。
我顺着公园东侧坡下的路径,在花木幽发的清香中缓缓而行,一座飞瀑景观映入眼帘。只见悬泉之水,自高处嶙峋的岩石间飞流直下,散珠坠玉般落地成溪,绕行花木间。溪水清澈见底,锦鳞拥水戏游。溪边时有花枝探出,弄姿水中,与蓝天白云的倒影重叠,现出“日边红杏倚云栽”的天成妙景。想,水至岩顶,看似无路,飞身一跃,柳暗花明。景观隐含着绝处逢生的禅意,给游人无限遐思。
没走多远,一座汉白玉砌筑的拱形石桥俯卧溪上,溪水淙淙,穿桥而过,留下天赖之音耳边萦绕。登桥细看,此处树高水碧,巨石傍溪,给人奇崛古深之感。使我想到汉代开国名臣张子房,当年在下邳石桥下,为黄石公拾履的历史典故,猜想着石桥深含的文化意蕴。
攀越陂陀萦回的坡径,置身公园高处,视野豁然开阔。足下是原来江堤外侧的高地,如今是公园景点荟萃的地方。一条可行驶车辆的道路,循汉江水岸蜿蜒着伸向远方,路边景点,串珠般连缀。红芙蓉的碧水长池,连着游人如织的广场。广场上银杏树舞风婆娑,欣欣向荣;重阳木伟岸挺立,摩云接天。如盖浓荫下,人影绰绰,熙熙攘攘,笑语飞扬。
公园醒目处,巍然屹立着山番冢导漾、秦厉共公筑城、张骞出使西域、石门十三品等石刻雕像,引得游人驻足观瞻。品读这些凝聚着汉上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石刻作品,使我想到行遍九州的大禹,从源头治理汉水的千秋功勋。想到远在公元前451年,汉中城就突兀于天汉的辉煌历史。想到被称为“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开幕第一人”的博望侯张骞,乘戈壁长风,历尽艰险,开拓丝绸之路的汉使风范。想到1900年前,汉中人民在七盘山下,火烧水激,开凿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条人工隧道的旷世壮举。想到蛰伏汉中而龙兴,灭三秦、定中原、威加海内,使大汉朝名震世界的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想到汉朝、汉族、汉语、汉字、汉文化等名称,都源于鉴若有光的汉水,胸中涌荡起身为汉中人的喜悦与豪情。
公园临江一侧,有如茵的草地铺向江边,水湄处玉柳拂风,灵草秀绿,芦苇拔尖,溢绿泛翠,临水照影,一派旖旎的自然风光。使我情不自禁地吟诵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遥望江面,唯天有汉的一江春水,春潮乍起,涌碧流绿,浮光跃金。江中汀洲,鹭鸟云集,交颈相悦,鸣叫飞旋。将我带入《诗经》开篇之作,《关睢》的优美意境之中,顿觉神舒情扬,意趣绵绵。
整个园区,名花古柳护道,佳木奇石遍布。涂彩的小火车,在红色路面上往返穿梭,将乘车游人心中的惬意与欢欣尽情播洒。景入人心,情融于景,我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感受着汉文化的强大魅力。天汉文化公园,虽然是修建中的天汉长街金凤一羽,但她翩若惊鸿,宛如游龙的倩姿丽影,已使我感触良多,激动不已。
览百川之宏壮,莫尚美于天汉。乃初游感受,以记之。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