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快递员:从早到晚忙不停
本报实习记者 赵琨
4月25日13点40分,记者来到位于汉台区益汉路的汉中邮政局城南投递站,跟随快递员王洪斌,进行一下午的快递员职业体验。不到14点,一辆载满了包裹的大货车到达投递站。刚刚吃过午饭的快递员们,开始重复起上午的工作流程——卸车交接、分拣下段、外部投递、归班处理。记者和几名快递员将车内堆积如山的包裹全部搬运进了投递站内。记者在重复数次弯腰搬运的动作后,不久便感到了浑身酸痛。但快递员们却依然面不改色、气不多喘、动作麻利。紧接着,每个快递员在堆积的快递中分拣出了自己辖段所要配送的包裹,堆放在电动三轮车旁准备送到市民手中。
15点20分,王洪斌将二十多个包裹装车完毕,奔赴汉台区东大街、莲湖路。记者与他分工,他负责送快递到市民手中,记者负责留守看护三轮车里的包裹。在东大街,王洪斌停到了一个绿色邮筒前。原来和其他快递公司不同,邮政快递员不仅负责包裹的配送,还要负责报刊和配送线路内邮筒里的信件收集。只要外出送件,快递员们都要看一看桶里是否有信件。他们的工作内容更多,负的责任也更大。
随后,在东大街某单位前,王洪斌拨打了下午的第一个电话,刚刚拨通就被对方挂掉。猜测对方也许正在开会,于是他发了一条短信,告知包裹已到,请取件。等了几分钟,仍不见回复,他决定不要耽搁时间,先送其他快递,稍后再倒回来送这个包裹。“投递快递包裹,掌握统筹时间很重要。等会附近的学校就要放学了,路比较堵不好送。所以得抓紧现在这段时间。”他说。
在东大街某小区,一位市民收到的是贵重物品,于是要求先开包验货再签收。王洪斌也很耐心,主动帮客户打开包裹,让客户检查,检查完好后,客户满意的签上了字。走到莲湖路,由于已经到了放学时间,街道十分拥堵,本不远的距离用了好几分钟,才到达了下一个投递点。从车上跳下来,他说:“里面路太窄,车不好调头,我走进去送。”说是走,其实他是一路小跑,三步并作两步,几十秒就完成一单配送。
三轮车上可以联系到的包裹一件件送达后,就剩下那单东大街未联系上收件人的快递。客户发来了短信,王洪斌迅速返回赶到,将包裹送到了客户手中,此时是17点20分,距离出发时间过去了两个小时。就在记者以为投递工作结束可以回去停车下班时,他又告诉记者:“一整天的投递工作,总有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送达的包裹,还有收揽回来需要寄出包裹,所以还要回投递站进一步处理。”
不论狂风骤雨,不管严寒酷暑,为保证及时送达,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与王洪斌一样,许许多多的快递员如疾行者一般,穿梭在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区镇村乡,将一份份报刊杂志、快递包裹如期送到客户手中。
问及工作中的难处,王洪斌说:“从事快递工作十一年,我发现快递行业发展非常快,每天的投递量也成倍增长。工作量加大的同时,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们的投递工作都是按区域划分具体到人的,哪一片区域由哪一个快递员负责都有相应的规定。最让我头疼的是在工作时,不时会遇到一些客户本人在一个地方,填写的收货地址却是另一个地方。我按收货地址去送件,客户却要求我把快件送到不是我负责投递的他所在的区域。这样比较为难人,处理不好了还会遭到投诉。”
完成了一天的体验,记者意识到快递员整个白天的生活,几乎被工作填满,他们用一个人的辛劳,换来了我们生活的便利。如果成功签收了快递,请别忘了对他们说声“谢谢”。因为你的微笑,也许会拂去他们一路的辛苦。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我们的城市也会多一份温暖人心的温度。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