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最近不要买活禽 鸡肉鸡蛋煮熟吃——市疾控中心专家就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刘亚媚
鸡肉还敢吃吗 ?家里饲养了禽鸟,怎么办?……这些都是市民十分关注的问题。5月7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疾控中心专家。
据介绍,H7N9疫情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自2013年我国华东地区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病例以来,每年都会在冬春季出现季节性流行。 H7N9病例的潜伏期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达10天。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少数患者可为轻症,仅表现为发热伴呼吸道感染症状。
目前,对于 H7N9病例主要采取抗病毒和对症治疗。要减少 H7N9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很重要的就是要早期就诊、早期治疗,特别是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如磷酸奥司他韦,在发病后尽早使用效果最好。
问:近期还能吃鸡鸭肉蛋吗?
答:可以吃,但最近不要去买活禽,家庭宰杀风险很大。可购买冰鲜肉,但要煮熟后再吃。在100℃,病毒2分钟就会被杀灭;65℃,病毒半小时就会被杀灭。因此,只要是从正规渠道进货的、检疫是安全的禽类,经高温煮熟加工,就可放心食用。
问:最近家里买了些鸡肉、鸡蛋,还能不能吃?
答:可以吃。禽类感染禽流感,其实很普遍,而且很少发病或死亡,感染的禽类凭肉眼难以观察。不过家庭宰杀、清洗加工风险比较大,所以宰杀、清洗时要戴手套、口罩、眼镜,完毕后要对可能污染的灶具、防护用品、暴露皮肤进行彻底消毒。煮熟后肉蛋应该是安全的。
问:鸭、鹌鹑、鸽子的肉、蛋能不能吃?
答:可以吃。鸭、鹌鹑和鸽子等禽鸟类都会感染禽流感,而且禽流感又不止 H7N9一个病毒亚型,还有 H5N1、 H5N6、 H7N7、H7N2、 H7N3、 H9N2等,都会感染人类。只不过清洗加工要注意个人防护和消毒。生熟肉蛋一定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感染。
问:家里饲养了禽鸟,怎么办?
答:在家中饲养禽鸟,不管是个人爱好,还是家庭副业,我们不反对,但也不提倡,因为这几年我们经常碰到野生鸟类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事,家养禽鸟与野生鸟禽,很难隔离,而野生鸟禽活动范围很大,种群之间接触机会很多,感染禽流感的概率很高。所以,家庭饲养禽鸟,患禽流感风险很高,要么忍痛割爱,要不就一定要保持笼圈卫生,搞好个人防护,提高防患意识。
问:家里有养鸡场,怎样预防?
答:从事禽类养殖、运输、销售、宰杀等人员,在接触禽类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戴口罩、穿工作服),接触后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农村家禽家畜饲养一定要与居住生活环境相对隔离,避免不同禽畜混养,也不要将外来禽与家养禽混养。发现病死禽要及时报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以妥善处理。
问:公园、动物园常有鸟儿,最近老人小孩能不能去湿地公园、动物园游玩?
答:现在虽然是旅游旺季,但我们建议老人小孩5月份不要去湿地公园和动物园,因为那里是禽鸟天堂,有丰富的禽鸟类资源和栖息场所,野生鸟禽和饲养禽类共同生活,老人小孩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容易感染,建议天热以后再去。
问:我市现在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如果我有禽流感症状,是去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还是直接去县区等二级医院?
答:普通感冒应尽早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如果有禽类接触史及高烧、咳嗽、咳痰,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应以急诊(不受分级诊疗限制)方式尽早直接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不要在小诊所来回折腾,以免贻误治疗的黄金期——发病48小时之内。
市卫计局已规定,乡镇等基层医院不允许诊治滞留不明原因发热患者。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