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石鼓之乡说石鼓﹙二﹚
杨权良
康有为为什么要定石鼓为“中国第一古物”和“书家第一法则”呢?
大致说来,有以下原因。
第一,书法之祖。毕加索认为,真正的艺术在东方、在中国。学贯古今、艺通中西的熊秉明先生认为,中国艺术的代表或者最高峰是中国的书法。书法运用最简单的线条律动和流转,表现人最复杂的思想和感情,用最少表现最多,把形象和抽象最圆满地结合在一起,表达手段最古老,却最现代,是西方印象派和达达主义艺术远远达不到的境界。
石鼓文,就书法而言,是开山之作。《周易》中说:“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在石鼓文之前,甲骨文已经大量出土,甲骨学已经形成。可是,作为“卜辞”的甲骨文,以“实用”为主,虽有美学诉求,但远远没有达到系统化、规格化、艺术化的成熟程度。所以,属于“形而下”的“器”,不是“形而上”的“道”。即使毛公鼎这样的一代重器,刻有近500个篆字,可是,人们并不认为存在“钟鼎体”书法。还有后母戊大方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史墙盘等等,彼此文字不统一,风格不统一,作为书法来说,“章法”“体例”“风格”远远没有形成。可是,石鼓文的文字却符合书法艺术的基本要件,把中国文字从实用跃升到审美之学、审美之艺。
石鼓甫出土,韩愈就为其精妙绝伦的书法所倾倒;近代书法绘画泰斗吴昌硕硬是从几百个石鼓文中大而化之,推而广之,形成石鼓文书法书体,也证明康有为之论是正确的。
书法是中国艺术的代表,是中西所有艺术的顶峰。石鼓文作为中国书法走向成熟的标志,理所当然地是中国第一古物、书家第一法则。
(作者系宝鸡教育学院教育学、管理学教授,宝鸡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