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回到 1941年感受老宝鸡风情——石鼓·陈仓老街滨河十景之“ 1941集市”“箬笠渔歌”篇

2017-05-08 18:37  宝鸡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李一珂

“哐当哐当”的火车声,街上的吆喝声,时髦的年轻人嘻嘻哈哈的笑声,电影院中传来的音乐声……对于宝鸡人而言,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宝鸡发展的小高潮,那时候的点点滴滴被无数人铭记着。

时光变迁,如今,一栋栋高楼在宝鸡拔地而起,街道也越来越现代化,充满了新颖时尚的元素。曾经的老宝鸡街道是什么样子?很多人只能从影像资料中看到。宝鸡石鼓文化城打造的滨河十景中,将1941集市和箬笠渔歌作为两大景点,带领市民“穿越”回上世纪四五十年代。

回到1941,体验曾经的集市

曾经吃喝玩乐过的集市,是否在你的童年记忆里占有一角位置?

香喷喷的烤红薯、热乎乎的烧饼、诱人的茶叶蛋……那时,孩子们攒够了零花钱,就想去集市上一饱口福。那时,没有繁华的商场、超市,人们需要买东西时,便拎上篮子去赶集。那种“热气腾腾”的生活,令人回味无穷。

商业发展需要新意,也需要情怀。年轻人追求时尚新颖,但怀旧的生活同样有吸引力。石鼓文化城在打造石鼓·陈仓老街滨河十景时,将游客体验感放在重要位置。1941集市正是宝鸡1941年盛景的代表。在这个景点中,宝鸡市石鼓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人员通过雕塑和景观台的展现,让游客回到1941年。走进这个景点,游客首先会看到几组小商贩雕塑,可能有人会发出感慨:“原来当时的小商贩是这样卖货的!”这些雕塑是工作人员翻阅了大量的宝鸡老照片,从中总结出了当时小商贩的形象特征,然后“独家定制”的。再往里面走,游客将在滨河景观带的沿街位置,看到一排统一的商业外摆区域。在这里,曾经最有宝鸡特色的小零食、小物件将作为商品展览并销售,再现1941年宝鸡的集市。

戴箬笠听渔歌,品味渔文化

滔滔渭水从市区流过,宝鸡虽然不是江南水乡,但也是个与水有缘的城市。

渔民穿着蓑衣,戴着箬笠,或蹲坐在河边垂钓,或在老渔船上捕鱼。这样的场景,很多市民只在影视作品中见过。“箬笠渔歌”景点,正是想让大家看到,过去在渭河流域,农户在天色渐暗时捕鱼的场景。宝鸡市石鼓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相平介绍,在宝鸡打造一个诗情画意、有江南风情的小景,可以让宝鸡市民更加了解宝鸡与渔的渊源。

设计人员介绍,通过装饰和布置,这一景点会让游人有一种走进了江南小镇的感觉。用草编织的雨具被挂起来,路边雕塑仿佛在讲述老渔民的故事:老渔民捕鱼归来,拎着满满的竹筐,给家人朋友展示自己一天的劳动成果……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由想起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除了展示当时的渔文化,这一景点还沿河设置了亲水平台,增强与游客的互动性。在这里,市民可以品味文化、回顾历史、休闲放松……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宝鸡】天气犹如过山车周四之后夏意浓 预计到周末气温会超过 30℃

    2017-05-08 18:02阅读

    健康饮食 助力成长——西安市第二保育院家长学校讲座圆满召开

    2017-05-08 12:04阅读

    【商洛】柞水强化制度促进党建上水平

    2017-05-08 08:24阅读

    西安公开招聘273名高层次及特殊紧缺人才

    2017-05-06 19:47阅读

    西安市召开“追赶超越”一季度汇报点评会

    2017-05-05 17:15阅读

    【商洛】竹林关镇迅速开展“两力两率”排查提升

    2017-05-05 10:25阅读

    【安康】汉阴公布首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

    2017-05-04 16: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