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麟游县常丰镇佛堂寺村村民姚林东:小蜜蜂酿出了甜日子
我叫姚林东,现年47岁,家住麟游县常丰镇佛堂寺村佛堂寺组。过去的一年,我从一名贫困农民变成了养蜂“土专家”,被十里八乡的群众称为“蜂神”。我知道,这多亏党的政策好,小蜜蜂给我酿出了好日子,好政策把我引上了幸福路。
过去,我家除了种10亩麦子外,再无经济来源,想增收苦于无门路。2015年初冬的一个早晨,村上召开贫困户产业发展座谈会,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提建议:“咱村一年三季有花,我想在咱们村发展中蜂养殖,依靠中蜂产业脱贫致富摘穷帽。”话音刚落,就有十几户贫困户表示愿意发展中蜂养殖。
佛堂寺村群众虽有养蜂的历史,但都是传统养殖,管理粗放,自生自灭。起初,我对中蜂养殖并不了解,养蜂过程中经常被蜂蜇得鼻青脸肿,甚至休克,还有2箱蜂流失,也没有割到多少蜂蜜。但我坚持不懈学习中蜂养殖实用技术,逐渐地,我的中蜂养殖技术在不断提高,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被常丰镇乃至麟游县群众称为养蜂土专家,尤其是我通过刻苦钻研探索的育王技术,成活率高达95%,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都称赞我的育蜂王技术很了不起。
发展中蜂产业,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有部分贫困户打起了退堂鼓。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村及时成立了“十户一体”中蜂养殖产业脱贫互助组,我被推选为组长,共有17户贫困户加入。我经常现场指导贫困户,帮他们在很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养蜂技能。同时,村上驻村工作队还帮助我们聘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让我们掌握养殖中蜂关键性技术,看清了养殖中蜂的前景。我们村2016年中蜂养殖规模达到1000多箱,我个人中蜂养殖规模也扩大到100箱。蜂蜜远销新疆等地,经济效益提高40%左右。到年底每箱蜂产品收入高达600元,仅此一项,中蜂养殖互助组户均年增加经济收入5000元以上,我本人2016年通过中蜂养殖收入4万余元。我们村5户贫困户依靠中蜂养殖实现了脱贫目标。我的成绩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信赖,被评为市、县脱贫致富标兵。
2017年,县委、县政府把中蜂养殖作为一项优质传统脱贫产业,出台了优惠政策,提高了中蜂养殖补助标准,中蜂发展势头强劲。我带头成立了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立志让全村父老乡亲养蜂在田里、钱装在兜里、甜蜜在心里,把佛堂寺村打造成一个产业兴、群众富、生态美的花村蜜苑。(本报记者杨楠整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