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项目引领 加速超越——高新区 1至 4月重点项目建设扫描
本报记者李一珂
一期总投资45亿元的吉利发动机项目,现代化厂房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高端装备产业园三期建设项目,20万平方米的五层框架结构标准化厂房正在建设中;纯甄生产线项目,4条生产线开始建设,污水厂设计方案完成,灌装设备陆续到位……1至4月,高新区全面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将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近日,记者在高新区采访时看到,无论是工业园区,还是民生项目建设现场,都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令人感受到高新区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情。
快马加鞭 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
作为我市经济的“火车头”,高新区非常重视重点项目建设,将其当成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追赶超越的重中之重,从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强化服务等方面入手,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达效。今年前4个月,全区25个重点项目进展迅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5月15日,记者来到南客站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现场采访。该项目依托高铁南站,打造我市新的交通枢纽和商业、文化中心,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今年计划施工三处道路,总长3145米,还计划建设站前大道东、西沙河桥,南站市民广场等,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新建旭光安置小区10.99万平方米、永清村安置小区25万平方米。一连串“硬仗”要打,高新区干群拿出激情,整个建设工地繁忙无比,工人们埋头苦干,项目进展顺利。截至4月底,书香路雨污水管道敷设完成;学子路电缆沟施工完成200米,雨污水施工全部完成,水稳层进入施工阶段。蟠龙路绿化工程完成80%,站前大道东沙河桥梁竣工,市民广场开挖至地下一层,安置小区主体正在施工中。
民生工程进展也呈现“加速度”。4月26日,投资4亿元的马营镇郭家崖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安置工程正式开建。该项目是市委、市政府推进最具幸福感城市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是高新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重大工程。一期安置工程计划占地40余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由4栋高层组成,可建成住宅1024套,预计2019年3月竣工。开工不到一个月,该项目10万平方米住宅安置区用地已全部完成拆除工作,6万平方米的商业安置区已拆除原有住房60%以上。
钛合金骨科植入物生产项目、核级锆材生产能力建设项目、紫光医药科技产业园项目等,也纷纷加入“奔跑”行列,快速建设中。据了解,全区25个省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327.81亿元,计划年度投资84.41亿元,今年前4个月完成投资32亿元。
做好“管家婆”
提供“保姆式”服务
是什么让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呈现“飞一般的速度”?成绩背后,凝聚着高新区人的付出和努力。
吉利汽车是宝鸡高新区的龙头企业,它的发展带动了众多汽车配套企业。近日,记者在高新区汽车零配件创业孵化基地看到,二期厂房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自3月开工以来,工人们加班赶进度,如今四栋厂房已有两栋初见雏形,月底即将封顶,预计年底投用。一期进驻的5家企业已经开始正常运营,各生产线正忙碌工作。陕西宏立至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是为吉利汽车提供配套座椅的生产厂家,在这里有四个厂房,以及发泡、裁剪、座椅装备三大生产线。“为了公司顺利投产,高新区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帮了大忙!”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来到宝鸡后,不仅要改造厂房、安装设备,还要招聘员工。这些事必须迅速完成,否则会影响生产进度。高新区不仅有专人包抓项目,负责与企业的联络,还协助企业完善审批手续,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最终保证了企业顺利投产。如今,他们每天能生产汽车座椅四五百套,最多可以达到850套左右,每年产值可达5亿元。
高新区把自己定位成“管家婆”,对重点项目提供全程“保姆
式”服务。吉利发动机项目去年年初刚入区,高新区管委会就抽调专人成立了工作组,从项目核准、规划、土地、环评等前期手续办理开始,开展了全程跟踪服务。项目动工后,工作组进驻厂区,积极与供电、交通、国土、住建等部门联系,全力推进项目配套基础设施施工。目前,项目主厂房已建成,设备安装超过60%,预计7月投产,创造出了又一个“吉利速度”。
园区兴,产业旺,经济也随之活起来。一处处火热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彰显着高新区经济发展的浩荡之势。盛夏将至,高新区将继续迈出奋进的步伐,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西安楼市“局部恐慌” 曲江热盘全面进入万元时代
西安明起整治夜市摊点 这些区域是整治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