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将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 到2018年建成相关工作体系(3)
小知识
什么是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
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实际上就是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能力。
我国的抗震设防目标要求建筑物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要求建设工程在小震下基本无损,无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在中震下经修理仍可继续使用;而在特大地震下可容许工程破坏,但仍不倒塌,以保证人身安全,地震后此工程报废。我国采用地震烈度、地震动参数来表征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同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不一样。
不在地震带上就不会发生地震吗?
很多人在判断自己居住的地区会不会发生地震时,都会询问和查找本地区是否在地震带上。其实地震带是地震学家们根据历史上曾经发生地震的频次和位置,结合地震构造学的研究成果和判断依据,将地震相对集中、多发的区域作出的一种区域划分,一般来讲,地震带上的地区发生地震的概率较高。但这并不说明没有处于地震带的地区就不会发生地震。
高楼比矮房容易倒塌吗?
早期的砖混结构房是脆性结构,这样的结构要么不摇晃,要么剧烈摇晃而在刹那间倾倒。低矮土砖房或土墙房的防震性能比砖混结构还要差,更容易倒塌。近年城市新建的房屋,普遍采用框架结构——用钢筋混凝土构成把整栋楼“连成一体”的承重框架,淘汰了不安全的预制楼板而代之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柔性结构。除了结构坚固、抗震外,地震波来时,这类房屋可“顺势”摆动,同时逐渐消耗震波的能量而降低坍塌的危险。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