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将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 到2018年建成相关工作体系(4)
地震时如何避险和自救?
当我们万一遇到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在震中区,从感觉地震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几秒钟。若感觉振动不明显时,没有必要外逃,更不能跳楼;若震动强烈时,是躲是逃,则要因地制宜。
室内避震要点:离门近,室外开阔安全,则能跑出去就跑。不具备逃出去的条件,则可就近躲避,躲避地点应选择房屋破坏后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承重内墙墙角、厨房、卫生间小开间等地方,同时注意防范玻璃、吊灯等破碎伤人,注意保护头部安全,保护口鼻免受灰尘侵扰。在公共场所千万不要一拥而出,避免踩踏事件发生。
室外避震要点:远离高大建筑物,如楼房、水塔、立交桥等;避开危险物、高耸物、悬挂物,如储气罐、变压器、广告牌、吊车等;避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等;远离山坡坡脚,防止山崩、滑坡等地质灾害伤害;远离河岸,以防上游水库溃坝造成伤害。遇到有害气体泄漏,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
地震中被压埋时的自救:一要保护好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加固和扩大生存空间。二是开展自救,设法脱离险境;观察四周、判定位置、排除障碍、开辟通道。三是若不能自行脱离险境,则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并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听到有人时,可以大声呼救,也可用硬物敲击铁管、墙壁发出求救信号。
互救原则:先救近处的人,如大家都舍近救远,往往会错过救人的最佳时机;先救人员密集地方的人,单位时间内能救出更多的人;先救青壮年、医生等,他们能在救灾中发挥作用;先救容易救的人,尽快扩大救援队伍;先救生,后救人,救人可以先将其头露出能呼吸,然后立刻去救下一个,如此可以在短时间内救活更多的人。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