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来自“厕所革命”基层一线的建议(2)
建议1 规划先行落到实处
“现在一年建设的公厕数量比过去好几年的总和还要多。”12月4日上午10时,太白立交西免费公厕门前,碑林区城市管理局环卫科科长赵春明接受了记者采访。自从西安开展“厕所革命”以来,公厕事务频频受到媒体关注,而他所在的碑林区亦是关注的焦点,作为老城区如何在“厕所革命”中突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碑林区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现有各类公厕139个。按照住建部的标准每平方公里配置公厕3~5座,碑林区的公厕数量是远远超过国家标准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依然感觉厕所难找。“这其实是公厕分布不均造成的。”赵春明说,大量公厕被建在旅游景点和繁华的商业街区周边,而老旧居民小区配建的公厕则寥寥无几,造成了公厕在使用上的不均衡。“以开发区为例,可能他们配建的公厕,一年的人流量都没有钟楼附近的一处公厕一个月的人流量大。”
基于这种现实情况,今年5月西安出台“厕所革命”三年行动方案,碑林、莲湖、新城等老城区,新建厕所任务量并不大。碑林区今年新建任务是3座,但就是这3座厕所的选址却面临诸多困难。
今年年初,碑林区城市管理局按照原先规划准备在东南二环立交附近新建两个厕所,可实地查看后,这里根本不具备建公厕的条件,“现场联系市政部门确认这里还要开工建设立交桥,公厕建设只能搁置。”赵春明说,一直以来没有规划先行,公厕建设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后来,碑林区城市管理局经过多方协调,最终与省建材公司达成协议,由省建材公司将一处沿街60平方米的门面房交由城管部门建设公厕。而目前门面房已经交工,公厕建设也正在进行中。
同样的问题在雁塔区也存在,“雁塔区今年也要新建40座公厕,但每座厕所的选址都是难上加难,大部分都建到绿化带里头了。”雁塔区城市管理局环卫站负责人蒋益锋说,当初规划的时候只划定了建新厕的区域,却没有规划具体的点位,有些区域的土地属性不明,给选址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他建议市政规划可提前进行整体规划,预留好点位,彻底解决新厕选址难的问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