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制定《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8—2030年)》 全力打造中医药强市
为振兴发展西安中医药事业,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西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市制定《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8—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记者24日从市政府获悉,《规划》提出,将把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壮大中药产业、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与海外发展等六项内容作为主要任务,全力把我市建成中医药强市。
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立中医综合服务区
《规划》明确,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全市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8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镇卫生院和8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到2030年,实现中医药服务领域全覆盖。全市中医医疗服务量占到基层医疗服务总量的30%以上,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85张。
市、区(县)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市上要办好1所三级甲等公立中医医院、1所三级甲等公立中西结合医院,原则上每个区、县办好1所二级甲等公立中医医院,不得合并、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原则上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全部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配备中医药专业人员;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允许取得执业证书人员
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
创建省级区域中医药诊疗中心,至少建成5个优势病种诊疗中心。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包中有中医药项目,鼓励运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
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建立覆盖市、区(县)的中医远程服务体系和中医馆健康信息云平台,开展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远程会诊服务。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建设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健康档案等于一体的医疗服务信息共享系统,建立跨医院的中医医疗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