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秋波”缘何抛向西安?(3)
凝聚“新西商”力量,让企业家重新发现大西安价值
2017年12月9日,西安市举行了市场主体过百万新闻发布会,这也意味着西安成为全国第七个市场主体总量过百万的副省级城市。一位企业家对此感叹:大西安的投资价值和投资潜力被重新发现!
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西安市累计在册市场主体100.2676万户,同比增长35.86%,其中民营经济占到市场主体总量的96.69%。2017年,全市新登记民营经济市场主体262386户,较2016年同期翻一番,同比增长118.12%。全市平均每个工作日新登记市场主体1066户,是2016年日平均登记数量的1.88倍,是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前日平均登记数量的4.5倍。
这种“井喷式”发展的背后,折射出政府部门开放、高效、公平、健康服务理念的重新树立和尊商亲商重商氛围的良性养成。
西安市把“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引进一流的人才,创立一流的企业”和“更加重视企业家、更加重视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加注重培育企业家群体营造良好营商氛围”作为一个城市的价值追求,努力把西安打造成适合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示范城市。
去年7月27日,西安市召开第一次企业家圆桌会议,市上主要领导和企业家们座谈交流,强调要让企业家和群众少跑腿。时隔两个月,第二次圆桌会议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了解企业现状和困难。11月底,西安市又召开推动民营企业上市挂牌圆桌会议,为优秀企业上市出谋划策。同时,在营商环境的打造中放出“12+18”的大招——举办12个系列活动,完善18项具体配套措施。
2017年8月,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在西安举行。这次大会从细节中无不体现出政府对企业家的重视,比如在座位排序上打破了以往官员坐首排惯例,将企业家与官员交叉排序。而就在不久前落幕的西安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60多名企业家首次受邀列席。许多企业家表示,通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西安正在主动把握和创造宝贵的发展机遇,也让企业家们愿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的行动,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地参与到大西安的发展建设行列。
进入诸多战略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的西安,城市价值正在加速兑现。西安市委、市政府倡导的以新时代“西商精神”,汇聚全球西商磅礴力量,亦将助推西安绽放更多精彩。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