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农民画”是大西安对外文化交流的切入点(2)
“户县农民画”已经成为“画乡”经济的催化剂、推进器,成为了金字招牌。
近几年来,农民画展览馆建立了“户县农民画网站”、五个农民画作者辅导站,全国首家以农民画、剪纸、布艺、麦秆画、烙画、陶塑为内容的“农民画民间艺术品超市”,开辟了“农民画民间风情一日游”旅游线路。线路以农民画展览馆为中心,由12个不同创作风格、不同居家景色的农民画作者家庭组成。以观赏农民画,品农家风味小吃,观田园山水,体验农家生活,欣赏民间鼓舞艺术为游览内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展览馆有力地配合了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民画作品展,使展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首届大西安农民节开幕式结束时,一幅“户县农民画”《中国梦农民梦》将大会推向高潮。这幅22米长的农民画绘制了365个人物。“哇,太壮观了!”“美极了!”记者看到,这幅巨作绘制了青瓦白墙的房屋、粉红的桃花和葱茏的大树,从田间地头到载歌载舞,从学校到社区,通过对365个人物的刻画、24幅场景的渲染,描绘了农民生活的变迁。据了解,《中国梦农民梦》长卷由鄠邑区民间艺术博物馆馆长刘春梅策划,由全国著名农民画家、“户县农民画”协会主席雒志俭主创设计,沈发曹等十几位农民画家着色,历时三个月创作完成。
“365个人物代表365天,每一天,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历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据鄠邑区民间艺术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画作开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描绘,依次展现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发展三农、农村养老、合作医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烟头革命、厕所革命等社会变迁的重要场景。
农耕文化刨根究底就是农耕生活方式的文化。当人们在全力以赴追赶城市文化特色时,其实原本的文化实质已经渐次在关中、在农村体现。大西安文化底蕴之深厚,一张“户县农民画”就能展示出大西安文化的无穷魅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